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贸要闻

中俄或建立独立的金融结算体系

发布时间:2021-12-22

俄联邦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就普京总统与习近平主席视频会晤结果宣布道,中俄领导人支持建立独立于第三国的金融基础设施,以方便相互贸易结算。他指出,双边贸易增长迅猛,需建立能避免第三国操纵和压力的无懈可击的基础设施。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钰婷周四宣布,中国期待今年中俄双边贸易增长超过30%,达1400亿美元。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头11个月,对俄出口增长了31.1%,约为594.4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增长了35.5%,达709.8亿美元。中俄双边贸易上升,很大程度源于能源领域。因电力短缺,中国要求俄罗斯增供。从10月1日开始,俄罗斯对华电力出口几乎翻倍。此外,俄罗斯煤炭、天然气和其它能源载体供应量也增加了。中国几乎占俄罗斯农产品出口总量的10%。从2021年初开始,根据俄农业部数据,中国大约购买了33亿美元农产品。双边贸易有望实现2000亿美元,这是两国领导人制定的目标。但因不取决于双方的外部因素,目标实现一直在往后推。

很自然地,为发展中俄贸易,两国需要稳定的金融结算机制。目前,双边贸易中的大部分通过第三国货币来实现,其中包括欧元和美元。中俄结算总额中大约17%是人民币,另有小部分卢布,尽管中国合同商抱怨卢布汇率太过波动。所有交易中的主要部分,通过西方国家控制的SWIFT系统。美国和西方国家,多次威胁俄罗斯和中国,像针对伊朗和朝鲜那样切断SWIFT链接。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将引起反弹,重创世界市场中的其它参与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系主任何平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不管怎样,为防止可能的制裁,双边贸易应有替代性的顺畅机制作保障。

他说:“我认为主要还是基于中俄双方共同的诉求。众所周知,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主导,长期以来SWIFT董事长基本也是由美国会员单位代表担任。这就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更重要的让他们拥有了通过金融系统控制他国经济的手段。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都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具有一定的免疫和抵抗能力,强化金融体系的韧性,保持本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对此我想有必要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金融基础设施,推动大国间的博弈变得更加公平有序。”

为此,国内基础设施已经准备完毕。中俄两国为保障自身的金融系统安全,几年前已经研发出自己的SWIFT系统。比如俄罗斯的“金融通讯系统”已有数百家参与方,其中包括银行、联邦国库和集团公司。国内约20%的资金转账通过该系统。中国也开发出本国的CIPS国际支付系统。因此,技术层面,建立一体化的独立的双方结算机制不成问题。专家何平认为,主要的困难是贸易不平衡,这对本币结算广泛普及形成障碍。

他说:“*大阻碍可能是中俄贸易规模的不对等。比如若是中国对俄出口大于进口时,就需要更多的人民币来购买中国产品,长此以往将导致对人民币的过度需求,进而影响到双方的合作意愿。我认为这可能是*核心的矛盾所在。”

“使用本国货币结算无疑会提升双边贸易的便利性,毕竟这能够减少对美元或其它任何第三方货币的需求,让我们拥有无限的流动性,解决贸易信贷中的一些融资问题,推动双边贸易更加顺畅和繁荣。但是长期来看*重要的还是双边贸易的平衡。当然,短期内至少可以保持平衡,比如在一方出口1000亿美元,另一方进口500亿美元时,双方只在对等的500亿贸易额范围来进行平衡的贸易支付,剩余的500亿还可以再想其它办法。”

俄罗斯专家、莫斯科卡耐基中心“亚太地区的俄罗斯”项目主任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认为,建立本币结算系统的主要障碍是人民币依然不是可兑换货币。他认为,此问题不解决,用第三国货币结算对两国商界来说要更为方便。

他说:“几年前曾讨论过建立某种IT平台问题,类似交易所中的清算中心。在其框架下处理中俄整个双边贸易和相互结算等等。该平台是人民币-卢布平台。但人民币并非可兑换货币,汇率很大程度上由中方确定。这意味着,中方将影响到商品价格。人民币可兑换性、人民币收款汇入国内以及换成第三国货币,是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建立某个相互结算、不受其它国家影响的机制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不管怎样,我们都将和外国货币挂钩,比如欧元、英镑、日元或其它除美元之外的货币。”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