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卢布危机的原因、影响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5-04-14

卢布危机的原因、影响与启示


程亦军


回顾2014年,俄国内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事件莫过于岁末爆发的卢布汇率风波了。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是卢布汇率大幅下挫,对于时下经济不振的俄罗斯来说它不啻一场严重的危机。该事件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带效应对俄罗斯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在未来一个时期这种影响还将持续蔓延、发酵,不可低估。

进入2014年之后,受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卢布汇率出现持续下降,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也随之日渐增强。为了阻止卢布汇率非理性下跌,同时缓解通胀压力,俄罗斯中央银行先后于3月、4月、7月和10月多次提高基准利率,并且相应上调了存款利率和回购利率。经过数次加息之后,俄罗斯基准利率从年初的5.5%提高到了9.5%。然而,卢布持续贬值的状况却没有因此得到改善,不仅如此,临近岁末,卢布汇率形势进一步恶化,单边下降态势急剧加强,下降幅度也随之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中央银行再次启动利率杠杆,在年内多次调高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又于12月12日再次宣布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0.5%。岂料相隔仅仅3天,卢布汇率便如过山车一般骤然下挫,单日最大跌幅超过10%,创下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单日最大下降纪录,由此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中央银行被迫再度紧急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7%。然而事与愿违,16日卢布汇率重现颓势,再度大幅跳水,又一次刷新历史新低,年内累计最大跌幅超过100%。17日和18日两天,俄罗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联手干预汇市,大量抛售外汇,卢布汇率逐渐趋于平稳,并在18日借国际石油价格回升之机大幅反弹10%。俄罗斯高官据此高调宣称卢布危机已经结束以稳定民心。正当人们以为卢布危机真的已经过去的时候,12月29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发布了《俄罗斯联邦2014年1—11月社会经济发展总结报告》,前11个月令人失望的宏观经济指标重新引起恐慌,卢布汇率再一次深幅下跌,盘中最大跌幅达到9.5%,此前俄罗斯政府的种种努力随之化为乌有。时至今日,卢布汇率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继续盘跌的可能依然存在。

一、卢布汇率暴跌的原因

发生在近期的卢布贬值并非突发性事件,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最近两年来,卢布的市场表现始终不佳,汇率总体呈逐季下行态势,持续贬值是大概率事件,市场人士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在短期内下跌幅度如此之大,下跌速度如此猛烈,却是出乎绝大多数市场人士意料的。通过对国际市场和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此次卢布恶性贬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表象的,也有深层次的。诱发卢布危机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美元的强势回归、石油价格的暴跌以及因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而根本性原因则在于俄罗斯自身经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美元恢复强势,引发各国货币相对贬值

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政府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美元汇率始终保持坚挺。在小布什总统的两个任期内,美国经济发展迟缓,美元汇率也随之出现疲软,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奥巴马的第一个总统任期。近年来,美国经济逐渐向好,景气指数不断攀升,进入2014年之后,这一良好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的高速增长出乎市场预期,这促使美国金融当局放弃了执行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摆脱危机,振兴经济,美国金融当局连续出台了三轮量化宽松方案,历时整整6年。在执行该政策期间,美联储实施了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以大量购买长期债券的方式来压低利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摆脱危机,走向复兴。6年间,美联储共计购买资产达3.9万亿美元。这一海量货币的释放,使美元汇率承受了巨大压力,其弱势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说,量化宽松政策给美元资产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贬值。同样的道理,美国终止量化宽松政策所产生的最直接的两个效果便是美元汇率拾级而升和资金大量回流,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其他经济体的本币相对贬值和资金外流。根据目前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中央银行纷纷预测美联储将在未来不太长的时期内采取加息政策,这种预期进一步加速了美元回流。在这种情况下,除美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对美元经济十分敏感的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无疑承受着更大的贬值压力。

上述观点得到了彭博追踪20种新兴市场货币关键汇率指数走势的充分印证。2014年以来该指数下跌超过一成,2014年12月15日一度跌至2003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当日,印尼盾对美元汇率创下1998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马来西亚林吉特也创下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印度卢比汇率同样显著下跌,处于年内最低水平。此外,巴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在同一时期也明显贬值。在此大背景下,同属新兴经济体的俄罗斯货币出现贬值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件。

(二)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拖累卢布币值下降

卢布是一种与国际石油价格关联性很强的货币。长期以来,俄罗斯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工业,石油出口利润是其国民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最近20年其经济成分的严重单一化更加强化了这种依赖性。这种经济结构决定了卢布币值与石油价格之间的密切关系,后者是前者的重要支撑,对其涨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油价上涨则卢布汇率坚挺,反之就下跌,油价降幅越大,卢布跌幅就越深,这已成为多年的铁定规律。

近年来,页岩气革命使国际能源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能源探明储量随着世界各地页岩气的大量发现显著增加,突然之间原先的无油国变成了有油国,贫油国成为了富油国。这一巨大变化改变了原有的供求关系,直接导致了石油价格的下降。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传统的石油出口大国担心丧失市场份额,因而在石油供给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依然拒绝减产,这促使油价进一步下跌。特别是美国政府开放了本土石油勘探和开采,使这个昔日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的石油进口量大幅下降,并且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将由石油净进口国一跃成为石油净出口国,这一重大变化更加沉重地打击了国际石油价格。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已从年初的每桶100多美元降至年底的50多美元,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这给卢布汇率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增加了卢布贬值的压力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与美欧关系急转直下,彼此严重对立,特别是在克里米亚半岛“脱乌入俄”之后,双边关系骤然降至苏联解体以来的最低点。在政治和军事上,北约与俄罗斯出现新的对峙。在经济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并且不断加码,严重干扰了俄罗斯的金融形势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中断了俄罗斯在西方的融资通道,而且还促使俄罗斯国内资本(包括外来投资和境内资本)大量外逃,外汇需求猛增,卢布遭遇集中抛售。

(四)取消汇率走廊限制措施的实施加速了卢布贬值

就在卢布汇率持续下降、处于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俄罗斯中央银行于11月10日突然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不再对外汇篮子走廊设置上下浮动限制,也不再保持对外汇篮子走廊的经常性干预,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早在此前的10月25日,俄罗斯中央银行第一副行长尤达耶娃出席在波兰华沙召开的欧洲市场经济国际会议期间曾经发表公开讲话表示,俄罗斯中央银行将在未来选择适当的时机取消卢布汇率上下限限制,实行浮动汇率。对此她解释说:“鉴于发展中国家货币暂未受到美联储政策的影响,俄罗斯中央银行将改变汇率走廊上下浮动很小的现状,让卢布变得更加灵活。”不过,市场并没有料到该项措施会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尽管这是一项既定的改革措施,但是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台,显然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虽然俄罗斯中央银行在声明中强调,此举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并且表示,当俄罗斯财政安全受到无论来自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的严重威胁时,俄罗斯中央银行还会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中央银行行长纳比乌琳娜在声明发布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俄罗斯中央银行会在任何需要打压投机的时候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是,给市场的直观感觉是,在持续数月、耗费了大量外汇干预市场之后,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经难以为继,没有能力继续控制卢布汇率,只好任其自由浮动。这极大加重了金融市场对卢布的失望情绪,使得卢布汇率彻底失去了平衡,导致了更加严重的贬值。

(五)国际投机资本对卢布贬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每当一国货币汇率发生剧烈震荡,背后总能够寻找到国际投机资本的踪迹,此次卢布恶性贬值也不例外。汇率风波期间,不法投机商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借机打压卢布以便从中获利。虽然没有当年阻击英镑和泰铢那么嚣张和疯狂,但国际投机资本介入的迹象确是十分明显的。普京总统在最近的几次公开讲话中多次严厉抨击和警告金融投机商,俄罗斯中央银行发言人也几次三番地指责有人试图操纵卢布汇率,从中都透露出相关信息。

(六)惨淡的国内经济形势是卢布汇率暴跌的根本原因

以上因素的相互叠加形成沉重的压力,是造成卢布汇率深度下跌的重要原因。不过,造成卢布汇率大跌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俄罗斯经济形势欠佳,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社会各界对其前景缺乏信心。如果没有这一点,上述任何因素都不足以造成卢布如此大幅度地贬值。如上所述,经过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强力干预之后,在国际石油价格回升消息的带动下,卢布汇率一度趋于平稳,并且显著回升,但是,当令人失望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卢布再次深度下跌,这充分反映出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对卢布汇率走势的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经济曾出现过短暂的恢复性增长,但很快这种增长势头就变得越来越微弱,2013年仅增长了1.3%,2014年的情况更加惨淡,全年预计增长率只有0.6%左右,而根据俄联邦经济发展部的预测,2015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8%。这些信息无疑严重挫伤了卢布持有者的信心,将手中持有的卢布换成外汇成为企业和公民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二、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的反危机措施

在突如其来的卢布危机面前,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及时应对,积极抵御,应当说反应是相当迅速的,实施措施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上述表现充分说明,经过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已经变得成熟起来,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危机处理能力有所提高,出台的反危机措施也很专业,既有直接应对举措,也有辅助治理方案。

(一)提高利率,缓解资本外逃

在这次抵御卢布汇率下跌的过程中,俄罗斯政府使用最多的工具是利率。如上所述,2014年全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先后6次调整基准利率,其中上半年2次,下半年4次。如果说上半年的加息更多的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那么下半年的几次加息,特别是12月的两次加息则完全是出于稳定卢布汇率的考虑。数次加息后,基准利率从5.5%提高到17%,提高幅度高达惊人的209%。如此频繁地调整基准利率,并且提高幅度如此之大,利率绝对值如此之高,均为同期世界各经济体所罕见,也是俄罗斯本国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治理决心之大,治理手段之强悍,由此可见一斑,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动用国家储备,增加市场外汇供给

俄罗斯政府采取的第二个反危机举措是动用联邦政府的外汇储备干预汇市,在市场大量回购卢布,以求通过增加市场上的外汇供给来改变供求关系,进而抑制卢布贬值。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历次公告计算,截至2014年12月底,为了稳定卢布汇率,俄罗斯政府先后动用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三)要求国有大型企业卖出外汇结余,协助政府救市

在卢布汇率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总理梅德韦杰夫亲自召集国有大型企业负责人商讨应对措施,要求他们协助政府共同抵御卢布危机。随后,俄罗斯政府向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出口商发出指令,敦促他们及时结汇,卖出部分外汇结余,同时保证在短期内不再增持外汇,以此增加市场外汇供给,从而稳定卢布汇率。

(四)暂停粮食出口,计划开征粮食出口税

近年来俄罗斯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收成,粮食出口连年增加。2014年由于卢布的快速贬值和外汇的日益紧缺,促使许多贸易商迫切地希望通过扩大粮食出口来获得外汇收入,因此粮食出口迅猛增长。粮食的大量出口抬升了国内食品价格,导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梅德韦杰夫总理表示,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不能成为个别商贩牟利的工具,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联邦政府必须拥有足够的储备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物价稳定。随后,俄罗斯政府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农业监察局于12月下旬停止对除埃及、土耳其、印度和亚美尼亚之外其余所有国家签发粮食出口许可证。截至12月25日,俄罗斯已经实际停止了全部粮食出口。俄罗斯政府目前正在制定新的应急粮食出口政策,计划从2015年2月起开征粮食出口关税。

(五)对商业银行实施援助

在此次卢布危机中俄罗斯银行业普遍遭受重创,为此俄罗斯政府制定了救助方案,计划向相关商业银行提供总额为1万亿卢布(约合196亿美元)的直接救助款项,用于补充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梅德韦杰夫总理已于岁末签署专项法令,相关银行将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收到救助款。

(六)加快欧亚经济联盟建设

根据2014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在阿斯塔纳签署的三方协议,《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区一体化组织终于全面启动,劳动力、资本、商品和服务得以在三国范围内跨境自由流动,不受任何阻碍。鉴于当前的国内和地区经济形势,俄罗斯方面表现出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督促有关各方进一步加快欧亚经济联盟的建设步伐,希望通过扩大地区合作来化解当前的经济困局。在俄罗斯的主导下,欧亚经济联盟加快了吸纳新成员的工作。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分别于2014年10月和12月签署了入盟协议,前者已于2015年1月2日成为正式的联盟全权成员国,后者尚处于资格审批过程中,有望于2015年5月成为联盟正式成员。根据规划,欧亚经济联盟将很快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4.5万亿美元生产总值的共同市场。成员国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工业、能源等一系列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未来10年之内将分别建设成药品共同市场、电力共同市场和石油天然气共同市场。届时成员国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共同抵御各类经济风险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三、卢布大幅贬值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卢布短期内的急剧贬值对俄罗斯社会无疑是一场严重的灾难。从社会层面看,卢布的恶性贬值引发了民众的广泛恐慌,一时间各大商场人满为患,抢购浪潮席卷全国。从政治层面看,卢布暴跌使得俄罗斯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和派别之间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和尖锐。从经济层面看,卢布的恶性贬值以及俄金融管理当局的部分应对措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和深刻,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从苏联后期开始,俄罗斯经济便历史性地陷入了高通胀之中,通胀幅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当代世界经济史所罕见。国家转型至今,治理通货膨胀始终是俄罗斯政府最棘手的经济工作之一,绝大多数年份都没有实现治理目标。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近两年好不容易才将通胀率压缩到6%以内。然而,随着卢布的急剧贬值,通胀形势再次变得严峻起来,治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如今俄市场八成以上的民用商品完全依赖进口,卢布的急剧贬值直接造成进口成本的加大,必然大幅抬升商品销售价格,输入性通胀将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发酵和蔓延。

(二)不利于俄罗斯经济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是俄罗斯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核心,俄罗斯政府希望通过这一进程弥补过去二十多年的巨大损失,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否则许多工作将无法开展。卢布的恶性贬值使金融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加大了吸引外资的难度,而且还大幅提高了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进成本,这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三)高利率阻碍经济发展

2013年以来,尤其是最近几个季度,俄罗斯经济景气指数不断下降,为了推动经济增长,扩大投资无疑是必要的选择。然而,俄罗斯中央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卢布汇率,年内多次提高基准利率,结果非但没有达到阻止卢布贬值的目的,相反却导致投融资成本和营商成本的大幅提高,银行业遭受的冲击更为直接和明显,这对于资金紧缺的俄罗斯经济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实际起到了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美元化”倾向有可能重新抬头

曾几何时,由于本国法定货币币值的极度不稳定,俄罗斯市场的“美元化”倾向相当严重,经过俄罗斯政府长年的艰难治理,这一局面才得以扭转。因此,“去美元化”一直是普京政府津津乐道的金融政绩。此次卢布汇率暴跌沉重打击了民众刚刚恢复起来的对卢布的信心,市场上的“美元化”倾向很有可能再度抬头,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实现的“去美元化”成果付之东流。

关于协会
推荐企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二号楼二层(商务部安定门办公区) 邮编:100710

电话/传真:010-64404420   E-mail1:cniru.ru@cniru.org

指导单位: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

网站管理:中俄经合(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8426号-1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