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的愿景与行动
张宁
“丝绸之路经济带”
在中亚的愿景与行动
【内容提要】中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规模并不大,但其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很高。“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轴理论为基础,坚持“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五项原则,通过共商、共建和共赢,与中亚国家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当前,在中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中国实力增长、上海合作组织发展顺利、各国发展战略共识多等机遇,也面临基础设施瓶颈、缺乏大宗贸易支撑、政治风险不确定、大国竞争、资源约束等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 点轴理论 共商共建共赢 大宗贸易 政治风险 大国竞争
【作者简介】张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亚五国总面积40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三地之和,或相当于5个东三省,其中约1/3是荒漠沙漠),截至2015年初总人口约6700万(相当于一个河北省,在中国省区人口排名中可以排到第7位)。中亚五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计3371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3.3%;2013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685亿美元(出口1062亿美元,进口62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进出口总额4%(出口的4.8%,进口的3.2%)。另据中国商务部2014年度《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在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共计89亿美元,在中亚劳务人员总计1.4万人;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共计502亿美元(向中亚出口232亿美元,从中亚进口270亿美元)。从统计数据看,目前中亚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规模并不大,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比重也不高。对中亚的累计直接投资余额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余额的1.4%,在中亚的劳务人员存量占当年中国在外劳务人员总量的1.5%,与中亚的贸易总额占当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的1.2%。
不过,中亚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很高,不仅全部是战略合作伙伴,还有四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双方政治互信程度较高,合作基础较好;另一方面说明双方经济合作仍有上升和拓展空间,潜力很大。比如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计划”(执行期2014—2019年)的投资需求至少510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2015—2019年近期和长期发展纲要》计划投资需求380亿美元,涉及870个大型投资项目。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五通”入手,恰好符合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具有广阔合作领域。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理论基础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后,中国已提出多个与周边国家共建的“经济走廊”计划,从东南部到西北依次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孟中缅印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和“中蒙俄经济走廊”。2015年3月29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一带一路”规划方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出与沿线各国共建的框架思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从上述框架思路中可以看出,指导“一带一路”规划的理论基础是“点轴理论”。该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增长极是指相关产业在一定地区集聚(主要是综合条件较好的区位),形成该地的主导产业,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在区域经济分布结构中,增长极是一个一个的“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每个点都是一定区域范围的经济中心,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而点和点之间的联系,即陆海空交通线、管道、电网、电缆等基础设施,便是所谓的“轴”,将两个增长极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业和人口向两点和轴线聚集,并在轴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分布(实践中,考虑到运输成本因素,通常每侧不超过150—200千米),便会形成“经济走廊”,多个点、轴、经济走廊连在一起,还可形成网络状的区域经济分布图。点轴开发理论不仅关注点的发展,也重视轴线两侧的经济带发展,希望以点带线,形成一个条带状的经济发展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并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不平衡转向平衡。
这意味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在打造“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同时,首先要选择节点城市(增长极,即“点”),然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即“轴”),尤其是交通、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在发展各地优势产业基础上,形成区域共同繁荣的“经济走廊”,进而带动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尽管授权发布的规划文件并未公布具体的节点城市和项目,不过根据以往经验和现实需求也可大体推测出,所谓的节点城市肯定会包括陇海铁路沿线的大城市(如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新疆天山南北的重点城市(喀什、伊犁等),另外还有西南、东南、东北等地的重点经济城市。中亚国家的大城市(如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比什凯克、奥什、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纳沃伊、土库曼巴什、阿什哈巴德、杜尚别、苦盏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如果上述这些节点能够形成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发挥出规模效益,打破贸易投资壁垒,形成国内国外联动,产业互接互补,推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网络和经济体系,则区域经济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
从当前实际看,在总长近2.2万千米的中国陆路边境上,由南至北的陆路沿边地区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基础设施)确实薄弱,开放口岸共有62处,其中广西、云南和黑龙江各有1个铁路口岸,新疆、内蒙古各有2个铁路口岸,吉林有3个铁路口岸,另有20个水运口岸,其余都是公路口岸。入境的能源管道分别是:黑龙江漠河(中俄原油管道)、阿拉山口(中哈石油管道)、霍尔果斯(中土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境内)、云南瑞丽(中缅石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在一定程度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主要靠海洋,陆上的贸易和物流相对较少。这也是限制中国与陆上周边国家进一步发展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可以想见,如果陆上的交通、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夯实,物流和信息流大增,不仅相邻的边境地区,甚至整个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势必会迎来新的大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恰好符合当前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地区的发展需求,将过去所有合作规划与合作项目有机地统一在“一带一路”规划方案中,集中力量“提升道路通达水平,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使欧亚大陆成为更紧密的经济合作体。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原则
王毅外长2015年3月27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午餐会上指出:“我们有必要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关系,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才能更有效维护和发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有人提出霸权稳定论,有人提出全球治理论,也有人提出普世价值论。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哪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那一套。”具体来说,就是政治上,要树立建设伙伴关系的新思路;经济上,要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前景;安全上,要营造各国共享安全的新局面;文化上,要形成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的新气象。
具体到“一带一路”,这是一个贯穿亚欧非大陆,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有机联系起来的合作方案。《愿景与行动》中规定,沿线各国共建的基本原则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这五项原则便是具有中国特色外交的表现,体现中国倡导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也是习近平主席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正是上述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即超越传统国际关系或是结盟或是对抗的怪圈,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2013年5月20日、9月3日、9月11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伙伴关系”分别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加上之前与哈萨克斯坦2005年7月4日(2011年6月14日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乌兹别克斯坦2012年6月7日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亚五国全部是中国的“战略伙伴”。将双方关系由“伙伴”提升为“战略伙伴”,说明双方的友好合作不是短期的、局部的,而是长期的、全局性的,是结伴而不结盟政策的最高层次。从2013年9月习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期间,各国给予史无前例的高规格接待也可以看出,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情谊已经不是一般的好伙伴、好邻居,而是挚友和兄弟。“战略伙伴关系”与一般的“伙伴关系”不仅是字面表达区别,而且往往具有机制方面的差别。前者通常会跟进一些机制化的合作内容,如建立总理或副总理级别的“合作委员会”、举行定期的部长及以上级别的对话磋商会等。
第二,注重实用。国际合作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实体项目、能力建设和制度协调三大部分。制度协调关注法律和规则;实体项目是具体的务实项目合作,如商品生产和贸易、工程建设等;能力建设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交流培训、公民参与等。鉴于中亚国家是由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而来,他们之间的经济和社会联系程度、政策、法律、制度、技术标准的相似性以及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极其接近,但与中国存在较大差距,制度协调难度较大,应该扬长避短,采取“实体项目和能力建设为主、制度协调为辅”的策略,首先注重具体的务实项目开发和能力建设,激发中亚国家的合作兴趣。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最大区别之一。前者制度
协调方面的成果较少,但具体合作项目较多(如市政管网改造工程、道路修复、电站改造、能源管道等),后者的成果则主要体现在规则协调上(如建立统一的能源市场、交通市场、粮食市场等),具体务实项目较少。这种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状态,也是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互不矛盾、互为补充的机制保障。
第三,遵循“共商、共建和共赢”三原则。《愿景与行动》表示“一带一路”的实现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与沿线国家一道,在既有双多边又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的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规划的合作项目都是经与合作伙伴共同商讨的结果(事实上,大部分项目是由合作伙伴自己主动提出的),这些项目或是伙伴国已经规划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或是其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总之,是其非常乐意合作的项目,而不是中国依靠资金实力,或为摆脱产能剩余而故意强加。另外,《愿景与行动》强调合作要坚持“市场原则”,即由企业自主判断项目的可操作性,自负盈亏,因此不会出现很多人担心的“国家当冤大头”、“政策性项目”等体现领导意志却不符合市场原则的项目。
第四,不附加政治条件,不预设合作前提,努力在双方共性中寻找合作共识。这一点与西方有较大区别。西方在提供援助或投资合作时,往往附加民主、规则和技术标准等条件,关注点首先是合作对象国的“品性”,然后对所谓的民主国家或非民主国家、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差别待遇。中国则不关注合作对象的政治体制,认为这是其内政,尊重其国民自愿选择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中国开展对外合作时,关注点首先是双方有哪些共识,总是将本国发展战略同合作对象国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寻找二者中的共性与共同需求(如维护国家稳定、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民生、打击三股势力、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出口、拓展对外合作多元化、开展区域一体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作规划,确定具体合作项目,实现双方战略意图与合作共识最大化。“一带一路”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因为该战略关注民生和经济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和富裕,这是任何国家都关心的重大课题,也是任何执政当局都无法拒绝和抵制的事务(或者说,找不到合适的反对理由)。
第五,不谋求地区主导权和势力范围,愿与地区内所有区域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地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对外合作不以争霸为目的,不谋求建立排他性的地区秩序,不排挤任何国家,不做侵犯别国主权或强人所难的事,中国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对周边邻国和整个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就中亚地区而言,一方面,中国不谋求独占或优势地位,始终尊重中亚国家的独立与主权,这一点,在上海合作组织始终坚持“协商一致”而不是比例制表决权中清晰体现。另一方面,中国尊重其他大国(尤其是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优势,不与这些大国恶性竞争,防止坚守“大国平衡”政策的中亚国家陷入两难选择境地。中国认为,中亚地区的诸多区域国际合作机制不是上合组织的障碍和竞争对手,而是可以合作的伙伴,各方均可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推进区域合作。
在中亚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远超中国,这是中亚国家公认的事实。据俄移民局数据,截至2015年3月4日,在俄罗斯的乌兹别克斯坦籍公民213.13万人(221.578万人,此为2015年1月20日的统计数据,下同),约占乌总人口的7%;塔吉克斯坦籍公民96.349万人(99.917万人),约占塔总人口的12%;吉尔吉斯斯坦籍公民52.322万人(54.496万人),约占吉总人口的9%;哈萨克斯坦籍62.659万人(59.756万人),约占哈总人口的4%;土库曼斯坦籍公民2.434万人(2.4399万人),约占其总人口的0.4%。这意味着,尽管受俄罗斯经济危机影响,已有部分中亚公民返回祖国,但仍有大量中亚移民留在俄罗斯生活。仅从帮助中亚国家缓解就业压力并增加公民收入这一点,就可奠定俄罗斯的优势地位,更不用说俄罗斯是中亚国家最主要的燃料等战略物资进口来源国、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国、出口物资的主要过境通道、边界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国、拥有在同一个国家内长期共同生活的历史和传统等。这些因素叠加使得俄罗斯具备推进中亚一体化的良好条件。相比之下,除经济吸引力外,中国缺乏整合中亚各类资源的能力和愿望。
中国既没有争夺势力范围的愿望,也清楚知道自己在中亚的地位和影响力。联想到乌克兰危机,虽有执政当局应对失策的原因,也有欧盟和俄罗斯过度竞争的缘故。如果二者不追求势力范围、不谋求地区主导权的话,也不至于让乌克兰左右摇摆和社会分裂。正因有此前车之鉴,在处理“一带一路”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关系问题上,中国不认为欧亚经济联盟是“一带一路”的威胁和障碍,不会让二者发生矛盾冲突,而是寻求共识与合作。2015年5月8日习近平访俄期间,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宣布将二者建设对接,从战略高度,以更广阔视野,拓展欧亚共同经济空间,带动整个欧亚大陆发展和稳定。措施之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讨建立自由贸易区,启动双方“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先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最终建立自贸区。措施之二,利用好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共同平台。因成员相近,上合组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互有交集。将来,很可能出现同一个项目,比如经过哈萨克斯坦的中俄高铁项目,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的项目,也是上合组织框架内和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的项目。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合作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中亚五国的经济总量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规模总体上不大,但中亚之所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主要因为它是中国向西(欧亚大陆腹地)开放合作的必经之地。首先,在当今国际社会很难找到第二个像中亚这样的地区,大国(尤其是俄、美、中三国)的利益和政策如此集中交汇和相互碰撞。2012年6月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在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期间表示,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也涉及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利益。我们对维护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我们绝对不允许中亚地区发生像西亚、北非那样的动乱。其次,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海洋贸易已获得巨大发展的话,则今后需加强陆上合作,使内陆也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支柱,同时缩小东西部差距。中国西部和中亚国家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无出海口,但其东靠中国东部沿海,南接印度洋和波斯湾,西连里海、高加索和黑海,北临俄罗斯,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若能形成便利化网络,则可盘活资源,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中国西部发展不能仅靠东部沿海,还需发挥欧亚大陆的陆路优势,不仅要挖掘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地区特色经济(利用当地丰富资源进行深加工),还要打通与外界的多元化联系通道,向南经南亚和印度洋,向西经中亚、里海和波斯湾,向北经俄罗斯,直达欧洲和非洲。中亚作为西部邻国,是中国向西开放合作不可逾越的合作伙伴,只有同中亚的合作基础得到夯实,合作水平得到深化和提升之后,才能进一步向更远的地区发展。
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面临的难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基础设施看,存在物流瓶颈,大规模经济合作缺乏后勤支撑。当前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正式开放的口岸有2个航空口岸(乌鲁木齐和喀什)和14个陆路口岸,其中阿拉山口属公路、铁路和石油管道三位一体的一级口岸,霍尔果斯属铁路、公路和天然气管道三位一体的一级口岸,其余均是公路口岸。由于铁路轨距不同,货物在口岸需换装。截至2015年初,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之间尚无电网相连。受此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电力合作内容主要是中国企业在中亚承建工程和提供电力设备设施,没有经营电站,也没有电力贸易。如果有输变电网存在,则中亚的丰富能源可就地加工利用,以电力形式售往中国,既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极大缓解国际运输压力。
第二,从贸易商品看,缺乏大宗商品贸易需求。
中亚国家主要从中国进口日用消费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其大量进口的成品油、矿产品、化工产品、食品等,无论从成本还是消费偏好考虑,主要来源地仍是俄罗斯,中国短期内难以取代。与此同时,除能源、矿产、棉花等原材料商品外,中亚国家缺少中国感兴趣的商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2014年,原油约占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总值的50%—60%,棉花约占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总值的60%—70%(中土天然气管道运营后,天然气的比重逐渐增加),铝锭占中国从塔吉克斯坦进口总值的60%—70%,天然气约占中国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商品总值的90%以上,中国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量很小,每年都不足1亿美元,主要是皮革、粗毛和铜铝等金属。
第三,从政治风险看,中亚国家目前正处于新老交替的变革时期。经过独立后20多年发展,中亚国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思潮已发生巨大变化:一是独立后新生代已成长起来,对就业和政治民主需求高。他们接受多元化思想教育和现代科技,公民意识强,但生存竞争压力大,既担心出现独立初期的乱象,又希望变革,渴望民主和人权。二是中亚国家现任领导年事已高,新一代领导人取代现任领导人将是大势所趋。各国的利益集团可能借此重新洗牌。尽管未来领导人可能仍坚持“大国平衡”政策,但其偏好仍存变数,至少需要时间磨合。三是伴随经济发展、私有化以及与外资合作项目的落实执行,中亚国家国有“优质资源”(比如自然资源、利润较高的项目等)已所剩不多,各国利益集团均关注甚至争夺本国的战略资源,民众也认为本国资源红利被少数寡头和外资企业拿走,自己未享受到好处,对本国战略资源要求“重新配置”或享有“国家优先权”思潮日益强烈。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关于库姆科尔金矿的争论便是典型案例。中亚国家人治色彩较重,长官意志强。实践中,中国企业海外业务发展通常借重私交,对现政权和当地政府依赖较大,未来,在中亚的中国企业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检查和管理,如查税、劳工签证、当地劳工保护、环保排污、调整股权等。另外,近年中亚国家发展速度减缓,就业和通胀压力较大。各国均收紧外国劳务签证,加大清理国内非法移民。在中亚的中国人多从事商贸、种植、采矿等劳动密集型工作,他们吃苦耐劳,收入相对较高。遭遇经济不景气时,中国人时常会被当地人认作抢了他们的饭碗。还有人大造舆论,说中国人“素质低下”、“环境破坏”、“忽视驻在国法律和风俗”等。中国企业宜及早准备,检查和清理企业雇员(尤其是财务),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投入,同媒体搞好关系,避免成为当地舆论话题,或卷入政治斗争。
第四,从国际关系看,存在大国竞争。在欧亚大陆上,“丝路外交”和“丝路合作”倡议既非中国首创,也非中国仅有。美国、日本、中亚国家等早前便有此类合作规划,有的已形成机制化。但其他大国的“丝路战略”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他们均绕我而行。将阿富汗和中亚作为“中介”或“轴心”,对中国既防范又遏制。美“新丝路”战略通过阿富汗将南亚和中亚连为一体,俄“欧亚联盟”战略将中亚作为其通往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中介,印将阿富汗和中亚作为其联系俄罗斯和欧洲的陆路通道。二是从合作内容看,大国的丝路战略均重视经济和人文合作。其中,经济领域偏重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和能源管网,人文领域偏重制度和体制模式。这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内容很相似,双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竞争,当然,如果利用得好,也可相互补充与合作。
第五,人对自然的开发不是无限的,从可持续发展看,存在环境承载能力约束。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生态脆弱,环境相对恶劣,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历史上生态危机时有发生,是影响丝路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部、中亚、中东等地区耕地紧张、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加剧、气候变暖等,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否能够承载丝路经济带沿线工业化、城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担心地区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尤其是宗教极端呈升温态势。事实上,中亚地区在这方面的风险没有媒体宣传的那样大。一方面,中亚国家均是世俗政权,从其执政能力和安全机构实力看,宗教势力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社会治安层面,不具有军事集团性质,对现政权尚无实质威胁。尽管宗教氛围有升温趋势,但整个社会生活仍是世俗为主,极端和恐怖势力虽有可能制造一些爆炸、绑架、破坏基础设施等刑事犯罪,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和国家维稳成本,但不会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中亚地区的宗教极端和暴恐势力主要袭击强力部门和平民,基本不以企业项目为目标,尚未出现在中亚的中国企业或者中国建设的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遭恐怖袭击破坏的案例。总之,宗教极端是个问题,但不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落实推进造成巨大挑战。
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地区仍面临良好机遇:
第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推动合作的实力,可依靠技术装备水平、资金实力和道德形象,带动更多国家发展,确保周边安全稳定。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拥有外汇储备3.73万亿美元,外汇占款26.81万元亿元人民币(合4.35万亿美元)。据测算,中国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今后5年(2015—2020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亚洲和世界带来发展机遇。
2011—2014年,中国提出一系列国际金融开发合作倡议,计划投入资金总计3400亿美元(其中中国至少投入1500亿美元),包括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000亿美元,初始资金500亿美元)和“丝路基金”(400亿美元);在“金砖五国”框架内的“金砖开发银行”(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2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410亿美元)、“交易所联盟”和“能源联盟”。除上述基金外,中国亦拥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央汇金投资公司等巨型金融开发机构。
第二,各国均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发展任务,各国的发展战略规划具有诸多共性,具备共同的梦想目标。中共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哈萨克斯坦正在落实《2050年前战略》,吉尔吉斯斯坦贯彻《2013—2017年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塔吉克斯坦执行《2015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和拉赫蒙总统2013年新一届就职仪式上的讲话精神,土库曼斯坦推进《2011—2030年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纲要》,乌兹别克斯坦出台《2015—2019年近期和长期发展纲要》,卡里莫夫总统多次宣布乌要在2030年前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些战略的共同之处在于:均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均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区域国际合作等;在具体措施方面均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就业和吸引外资。事实上,中亚国家今天的发展战略,早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便已开始。这些战略和措施提高了经济抗风险能力,繁荣了民众生活,让中亚国家受益匪浅。
第三,上海合作组织顺利发展,为中国与中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多边合作平台。该组织积极推动大型务实合作项目,深受中亚国家欢迎。该组织提出的“上海精神”、“新安全观”和“新合作观”,是反对霸权和干涉主义、重塑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实践和理论基础,树立了“平等、互信、睦邻、合作”的新型国家间关系典范,为多边组织提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合作样板。
如果说,从20世纪90年代中亚国家独立至今,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第一阶段相对集中在原材料领域的话,则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出台后进入第二个阶段,以“五通”为抓手,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这种结构和重点的转变,既是形势发展需要,更符合未来趋势。当前,“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已经发布,只要持之以恒,定会硕果累累,只要依照既定方针行动,愿景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