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哈构筑石油三角关系
本年度哈能源领域的标志性事件莫过于俄罗斯卢克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中石化完成出售里海资源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的交易。当中石化有可能将哈石油出口增加约100万吨时,卢克公司在哈的石油开采总量下降了27%。这一事件表明,哈能源已成为中俄利益密切交织的关键点。
卢克里海资源投资公司是为在里海地区实施勘探和开采专门创建的子公司,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获得里海周边国家的投资。例如,2004年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龙油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谈判,但是龙油公司的股东拒绝投资,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与中石油合作良好,利润喜人,也无意与其合作,因此,2005年出现了在哈吸收Nelson Resources公司的可能性,卢克愉快地开始了与其合作,当时俄罗斯人认为该资产非常具有吸引力。Nelson Resources作为合作者参与了哈阿里别克莫拉、科扎撒伊、库拉库杜克、北布扎奇和阿尔曼地区中大部分的石油开采。除此之外,还在哈里海地区—南扎木巴伊和南扎布鲁恩耶两个地质勘探采区具有选择权。然而,2006年卢克公司向米塔尔投资基金出售了里海资源投资50%的股份,表示希望降低损失。根据协议,米塔尔承担了里海资源投资一半的债务(约175万美元)。四年后,米塔尔向中国中石化出售了自己的股份,卢克具有优先收购权,但是并未使用。因此,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成为了里海资源投资公司平等的拥有者。现在,该公司另一半将属于中石化。根据协议,卢克获得10.87亿美元。早在2014年,卢克公司就已向中国合作伙伴提出了出售里海资源投资50%股权的建议,希望优化其海外系列资产。卢克在港口勘探方案中的不成功似乎成为对里海资源投资兴趣降温的主要原因之一。卢克在“秋普—卡拉干”获得两口干式钻井后,与其合作伙伴未能寻找到能够在南扎木巴伊和南扎布鲁恩耶采区进行矿井作业的钻探承包商。2012年,卢克放弃了这两个下了很大赌注的项目。出售里海资源投资股份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地开采量下降。目前,里海资源投资通过联合其他企业,在哈四大碳氢化合物开采项目中掌握着不同股份:阿里别克莫拉和科扎撒伊(与哈国家油气公司共同掌管),北布扎奇(中国中石油50%股份),阿尔曼(壳牌石油50%股份)和卡拉库杜克(100%)。根据Halyk Finance数据,阿尔曼产地储量为400万吨,卡拉库杜克为1100万吨,阿里别克莫拉和科扎撒伊为6100万吨。分析师确定,随着项目利润的降低,里海资源投资的大部分资产已经成熟,北布扎奇是四大油田中唯一一个尚未达到开采高峰的油田。Sberbank Investment Research专家认为,与2009年相比,上述油田开采量已下降了30%,油田下一步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2014年,中石化同意收购卢克在里海资源投资的股份,成功下注地质勘探。然而,在石油价格崩盘之后,中国人拒绝进行交易。俄罗斯人认为此举违反了合同,并将中石化诉诸法庭。中俄国际法律委员会委托双方进行庭前调节。因此,卢克公司按照最初价格9.4%的折扣出售了50%的股权。俄罗斯人避免了问题资产,而中国人则扩大了在里海地区的影响力。卢克公司在新闻通稿中表示,目前该公司正继续参与哈田吉兹、卡拉恰嘎纳克和库姆科利油田的油气项目,仍是里海管道集团的参与者并保持着俄罗斯在哈最大投资者的地位。
俄罗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经常被称为能源三角,该同盟的每一方都在极力进入能源合作框架。哈安全与合作问题研究院院长指出,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试图控制中亚的资源生产和运输。在完成中哈石油管道建设之后,在碳氢化合物出口国际市场中,阿斯塔纳已不再强烈依赖俄罗斯,因为中国提供着广泛和不断壮大的市场,可以消费哈能够供应的所有资源。显然,对于莫斯科来说,中哈能源伙伴关系的加强是明确的挑战,其正试图采取控制措施。例如,在阿塔苏—阿拉山口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立即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额外管输原油,并向哈方提出系列建议:一是扩大奥姆斯克—巴甫洛达尔管输能力;二是提升总量并编制俄石油公司向中国石油供应表;三是确定通过哈境进行原油运输的过境费用。此外,俄罗斯与哈和土库曼斯坦就里海沿线管道铺设方案达成协议。大量专家把俄罗斯这一步称之为是对阿塔苏—阿拉山口现象的回应和莫斯科试图强化对中亚能源出口线路的控制,但是无论俄罗斯做出何反应,中国在哈油气领域的影响力仍在继续扩大。中国每年的石油开采量平均为2.1亿吨,国内需求超过4.9亿吨,因此,大约57%的石油不得不依靠进口。根据中国经济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5.5-6亿吨。目前,中国从超过30个国家进口原油和天然气,中国的油气进口结构为:56%来自中东,27%来自非洲,13.5%来自亚洲和太平洋,3.5%来自拉丁美洲。中东不断恶化的社会政治环境正在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石油出口的稳定性,因此,近年来,在中国能源战略中,中亚里海地区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油气公司对哈油气领域的涉足一直在不断扩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信集团是最积极的投资者。例如,中石油及其子公司持有中石油—阿克托别油气股份公司94.4%的股权,是哈西北部扎纳若尔和肯基亚克油田的作业者;中石油还控制着曼吉斯套油气公司的石油销售。目前,曼吉斯套油气公司是哈最大的油气开采企业之一,开采量占地区的31%和哈国内的8%,开采着15个油气田,最初探明储量为9.69亿吨,其中卡拉姆卡斯和热特巴依作为最主要的油田,原油年均开采量超过500万吨。曼吉斯套油气股份公司的主要股东是曼吉斯套投资公司,由中石油和哈国家油气公司均等掌管。这些公司还持有哈国家石油股份公司的股权。哈国家石油股份公司从事克孜勒奥尔达州油田的勘探、调研、开采以及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研制及销售。从2007年起,中信集团与哈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开始共同管理卡拉赞巴斯油气股份公司的资产,其原油年开采量超过200万吨,位列哈最大的石油开采企业前十名。除里海资源投资公司外,阿特劳州主要的油气田勘探公司-萨章库拉克有限责任公司和普利卡斯皮昂.皮特罗列乌姆有限责任公司都隶属于中石化。乌拉尔油气公司在西哈州的费德罗夫斯克从事油气勘探,其中22.5%的股份属于中石化的First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子公司。First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公司还是萨吉兹.皮特罗列乌姆公司的创建人,并拥有阿达伊.皮特罗列乌姆公司的股份。中国在哈对石油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以及石油服务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为建设和养护中哈石油管道成立了中哈管道合资公司。中石油管理着哈三大炼油厂之一的齐姆肯特炼油厂,中石油加油站点规模在哈石油产品销售市场上位居第三位。在石油服务公司中,中哈长城钻井公司也是独树一帜的。
哈石油工业对中国过多的依赖已持续多年,令哈专家和普通民众有所担忧,哈官方并不愿意使情况戏剧化。哈官员认为,有中方参与的企业在哈并不具有特别的资源潜力。例如,早在2010年,哈投资研究院曾预测,到2020年,中资企业石油开采份额将下降15%。如果中国在哈不再获得新的油气资源,那么这个预测将会实现。2013年,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发表了关于亚洲各国油气市场发展情况的报告,认为,到2020年,由于成熟油田开采下降,中国在哈油气市场的份额将缩减到8-10%。目前,上述预测仍有难以实现的可能。在哈石油工业中,中方约参与着700家企业的运营,其中,一些公司进入哈最大纳税企业前三十名。根据2014年的数据,曼吉斯套油气股份公司对哈财政贡献了2012亿坚戈,中石油—阿克托别油气股份公司-1941.9亿坚戈,卡拉赞巴斯油气股份公司-651.8亿坚戈。但是,社会上有种顾虑,哈将成为中国的原材料附属国。就像两年前政治学家萨特帕耶夫所说的一样:“最终的威胁,不是来自中国经济的扩张,而是哈萨克斯坦的腐败,因腐败而签订的那些于国家不利的合同以及对哈经济安全带来的打击”。中国从哈主要进口原油,对哈主要出口汽油、煤油、重油和机油,仅2015年上半年,哈进口中国燃料30309.1吨。从2012年起,中哈开始进行石油产品的来料加工贸易,从哈免税对中国出口原油,在中国炼油厂进行加工,然后石油化工成品再返哈国内市场。但是,俄罗斯人为此深感焦虑。据媒体报道,哈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化工产品似乎正在受到威胁,哈将不再大量需要进口俄的石油产品。2014年1月,哈获得生产原油的技术替代权,俄罗斯石油进入巴甫洛达尔炼油厂,俄罗斯出口商也获得了与哈同等的原油出口量。从这一刻起,出口中国的哈原油每季度开始减少,出口商将出口量的减少解释为来料加工贸易对哈不利。例如,投资利润研究局分析师马纳科夫认为,受中国石油化工的影响,仅在2012和2013年,哈税收就流失了5700万美元。考虑到当时的税率和降低的系数,发往中国进行来料加工的哈石油少缴纳了4750万美元的原油出口税和970万美元的地下资源开采税。Finam经纪人管理公司专家巴拉诺夫认为,出口供应消减的原因是从中国到哈石油产品的运输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来料加工业务对哈原有的炼油厂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2013年底,俄罗斯延长了与哈在石油和石油产品供应方面的经贸合作协议,俄将继续免税向哈出口石油产品。这样一来,莫斯科就触动了北京在哈的石油产品市场。
同样是在2013年,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与中石油签订了在25年内供应3.65亿吨石油的合同,价值高达2700亿美元,同时还与中石化签订了类似的协议,合同价值850亿美元,并打算过境哈萨克斯坦运输俄罗斯石油。根据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长期协议,每年通过哈运输的原油约700万吨,哈国家石油运输企业应当扩建图依玛兹—奥姆斯克—新西伯利亚-2石油管线,以便将俄罗斯石油对中国的出口量扩大到1000万吨/年。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积极扩充自己的燃料战略储备和破纪录地购买石油。根据俄罗斯商业咨询公司的消息,仅2015年7月,中国就进口石油3071万吨,相当于730万桶/天。哈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也在进一步扩大,2015年第一季度增长41%,二季度增长30%。但是,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供应商,根据彭博资讯的统计数据,仅2015年1-5月份,俄罗斯就对中国出口了1597.7万吨石油,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沙特。俄罗斯还有其他的宏伟计划,根据2013年签订的政府间协议,俄罗斯应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的斯科沃洪基诺—漠河段向中国每年再增加500万吨的石油出口。但是,中方并未按期完成本土漠河—大庆段石油管道铺设。为此,俄罗斯国家石油和中石油签订了临时变更石油供应站点的协议,使俄罗斯有可能按照合同约定,既通过斯科沃罗基诺也通过科兹米诺港向中国供油。线路的变更将持续到中方完成本方管道扩建为止。与此同时,俄罗斯石油副总裁米哈伊尔.列奥特耶夫表示,在中国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将通过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石油出口,2018年前,俄罗斯将哈视为重要的过境通道。这表明,哈萨克斯坦、中国和俄罗斯三角关系还将长期处于“尖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