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今日俄国的地缘环境和战略难题

发布时间:2015-12-07
俄国从乌克兰到中东叙利亚的两次战略抉择和背后的军事博弈过程,(或者说兵行险棋)相信都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而这一切战略行动‘破釜沉舟’的背后,反映了它的国家性格和战略无奈。
俄国从08教训格鲁吉亚到去年兵出克里米亚、今天又果断将军事实力投送中东?不断‘亮剑’蕴含什么信息?底气何在?它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历史因果和地缘战略困局如何导致其国家行为?俄国与华的战略协作水平如何定位?
1、俄国从08教训格鲁吉亚到去年兵出克里米亚、今天又果断将军事实力投送中东?不断‘亮剑’蕴含什么信息?底气何在?
还记得08奥运时节,捕鲸到了北京参加奥运开幕式,安排手下将军们铆足了劲,对那位北约好友格鲁吉亚大打出手的场面不?那是一场针对美国打劫俄国地缘环境的反击,是对北约打压东扩之下的大规模亮剑。俄国忍无可忍下发动的教训,也是算准了美欧不可能深度介入俄格之战,也来不及介入。这一场战争是一边倒的教训,也是捕鲸后来在克里米亚、叙利亚几次精准把握战略时机一样。美国也就虚张声势在黑海东部格鲁吉亚沿岸派了几艘舰艇而已,从而使得捕鲸大大露了一把脸。
深层看,也就是从这场战争,使得欧盟们看清了美国在欧洲点火居心不良所以从开始就飞来飞去劝和,而美国的用意正如南联盟之战、科索沃策动独立一样打击离间欧俄的居心。从此欧盟‘不断劝和’成为新看点,就如后来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后的作为、以及今天俄土争执的立场。
乌克兰一局中,俄美矛盾激化集中爆发,欧盟成为最大书架。
克里米亚一战,相比格鲁吉亚局势对俄国的地缘环境威胁更大,美国佬利用乌克兰同时打压欧盟和大毛、一箭双雕之意。对于中国来说、无论乌克兰完全最终倒向谁、分裂都不符合中国利益。欧俄双方也不愿乌克兰分裂,那是双输的局面,以欧盟、俄罗斯的实力看,双方都木有资格吃独食。
但是美国却最终基本达到了战略目的:将乌克兰政府纳入自己设定的战略之下,从而阻断、破坏俄国经济,军事上持续对俄挑衅。俄国眼看乌克兰局势发展不利,干脆咬下克里米亚这块肥肉,武装割据东乌民兵,同时迅速战略转身面向东方交割利益并换得中国的有效支援。
正是8、9个月之久的乌克兰诸方博弈这一局不断走实,才使得中国在世界棋盘的战略权重立即加大,从而占据了相对优势的地位。
再看俄国这次在叙利亚军事前出,影响与意义更加深远。
首先,这是俄国稳定克里米亚之后的主动战略反击举措,(背后催生行为的是俄国未来话语权的争夺)是美国与欧盟在难民问题的新间隙刚刚生成、欧盟策动巴勒斯坦建国提案对美‘逼宫’的背景下,也在中国西太方向以阅兵、军事科技表现东南海军事强出、经济上攻城略地之时,此时俄国基本稳定了克里米亚、并东乌保有利益的情况下,坐一望二,适时发动反击,就是对美中东利益的极大冲击,更是对乌克兰方向既得战略利益的保护。
引用一段话,这是俄军出击叙利亚当天即9月30日我在“叙利亚战局诸方博弈之二”文章里的原话:“叙利亚近期局势的戏剧性发展,在当今国际局势中的异常重要性已经被俄国突然“激活”,可能即将上升为大国博弈到了临界点的一个关键“赛点”、而不仅仅只是个“热点”,它牵动了大国们的神经,更有可能导致大国政治、经济资源的持续投入消耗、军事资源的不断补充使得成为中东战场的“大型绞肉机”;其后续发展随着伊核问题阶段性的“被雪藏”而愈发凸显了替代伊核功能的对美潜在威胁性。这种“威胁”很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中欧俄三方再次联手消费美国的“三英战吕布”局面的初步雏形。”
这是什么意思呢?
俄国军事强出的用意,体现了战略无奈。相较于中国手里的牌,它的选择很少或者说仅仅剩下了军事一张,而它的外部战略环境则远远劣于中国。俄国此举,通过力保叙利亚来屏障东乌利益、重塑俄国中东秩序话语权、起到打乱美国战略节奏、重塑中东话语权的作用,其实也是对着中欧的召唤:别忘了三英战吕布(中欧俄三方曾在伊核问题中轮番消费美国)的美好时光,我先出手!
现在情形是,欧盟们再次中东反恐试水了,但政策取向并无完全明朗而保留了‘首鼠两端’的特征,中国则是在战略应对依然沉着之余,加大了针对俄国反恐行动的象征性支持。
俄国做局的底气,离不开其他方向对美的战略牵制,尤其是来自东亚。而对欧盟来说有利政治态势的出现则是被动形成的。当前的中东叙利亚局势、以及后续导致中东局势可能出现何种变化,对持续演进的预判和研究结果,会“政治支持俄国”,但中国肯定会冷静观察、不急于也不需要很快走实,而应联合欧俄,将叙利亚以及中东乱局导向“反恐国际化”。因为从乌克兰到中东,后续发展的未来走向与结果,对各个大国或集团整体战略能否持续强化、走实而使自身在棋局上棋子更加厚实、或因“局部失利”导致其他战略方向的压力加重沦为二流国家,关系都极为重大。从这里看,中国目前是处于最为有利地位的一方。
2、俄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历史因果和地缘战略困局如何导致其国家行为?
俄国从苏联最后的戈氏自残,到叶利钦最终希望破灭而无法融入西方,是一种战略幼稚的体现,完全不理解美国之所以要埋葬苏联、收服俄国,不在于是否它实行了民主化政策,而在于体量与威胁。随后美国对俄国的不断打压北约东扩,几乎导致俄国彻底‘休克’,而叶利钦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卸职前干了两件好事:一是捕鲸上位、二是上和开锣。捕鲸不负众望,上台后大刀阔斧,重拳打击国内经济寡头、加上石油价格趋高,使得俄国经济大幅好转、外储大增军事改革逐渐完成,才使得格鲁吉亚一战完全展露了俄军水平,此次叙利亚空天军的联合打击,更是检验了俄军的战力水平和军事改革成果。
无尽的资源,广袤的土地,给了俄国极大的陆上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但人口成长的疲弱、经济结构的先天无解,成为了今天俄国经济的大问题。现实的国际大宗能源价格大幅下降已经说明了其不变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资源红利的消失、与发展战略路径的依赖,加上西方制裁,成为俄国的现实中的三大难解。长远看,如何从‘国家治理’向‘国际治理’的转变,是发展环境难解的问题,首要原因在于国际环境,其次是资源为主的结构转型难度极大,动手术风险太大,社会动荡可能加剧,而更合理的办法是在相对平稳的经济构成中逐渐改善之,但是时间是个长期过程。
近年来的困局,导致了俄国不断以军力为手段解决问题,而俄罗斯强硬的背后苦衷是:它所强硬的问题都是原则问题,而其他问题只能放弃,手里牌不多,这也是主流西方(甚至土耳其)对俄罗斯表面强硬轻视的道理。但是这种实力从历史看,却是对老欧洲们的绝对心理优势、以及冷战就已经形成的对美战略压力产生的余威。
战略上分析,美国在东欧、中东对俄动用战略资源不断做局,自己却貌似置身事外,是得到了伊战、阿战的教训,而“两洋优势”分析看也是一体两面:离岸制衡、利用地缘支轴国家制衡大陆国家,可是一旦与实力强大的军事对手(如俄国)有“军事破局之危险”则美国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军事上成了地地道道的“劳师远取、地缘劣势”、且北约在此事上裂痕一现,就已成孤家寡人、孤掌难鸣。尤其是当下经济不振国力萎靡之时

3、俄国与华的战略协作水平如何定位?
中俄战略上的深化合作,首先在于国家安全层面的现实考虑、以及对国际格局未来走向的认识相通、即大国意识。这一点极为重要,否则对双方战略合作的推论可能导入唯经济论。
这方面观察,两国的“改革”各自均已持续多年,为何深化战略合作到今天才姗姗来迟?俄对中国崛起的接纳也是近年之事,想象安大石油管线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从中国介入中亚诸国整合经济、到中俄朝远东开发计划看,未来不是以其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国际政治实力现实的写照
军事上看其海军战略,从戈尔什科夫时代红海军,貌似强大却不可持久,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家对于经济与军事的相互关系木有理清。 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目前做的较好的地方。
再看俄国在后捕鲸时代的军事战略改革, 这个方面要领先于中国。
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他有足够的本钱、也是最后的保命资源。但是常规力量的持续不振首先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的动荡的影响 
历史上看,俄罗斯是西方体制之外最饱受欺侮的一个悲情特例,文化上不可能融入东方,与西方的接鬼更是饱受猜疑打击,这是欧洲先天性的地缘政治破碎现实、而使得欧洲传统大国与俄国的注定的难以结合。想想土耳其因何多年来难以入盟。
现在的俄国地缘情势比车臣战争时候要好的很多,现在至少有了中国这个战略大后方,13年始,“中俄战略伙伴”才真正成型。
中俄的战略协作之根基,就在于改变目前国际安全格局一超多强的现状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至于多方博弈则是长期性的,对这一点双方都有认识,同时也认识到美国力自08年来走入衰落的趋势对于中俄双双崛起的战略机遇、并得以逐鹿天下的大国意识的重要性。
中国当今国际大局下与俄互为战略后方,已经成为现实,中国安全战略是对国际大势分析调整后的产物而绝非闭门造车式的一厢情愿,个人看法:无论中俄都对未来与美国的竞争有一定的预判,多极格局也是共识,而三大国实力的消长未来必定是动态的。这既是形格势禁,也符合历史潮流,霸道从来是无法持久的。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