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中国深入中亚的形象建设

发布时间:2015-12-11

作者赵华胜系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提要

  中国在中亚推动经济合作顺利,但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遇到了预想不到的困难,进程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中国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硬件”的匮乏,而在于“软件”的不足,具体而言是形象因素。中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也即中国在中亚的形象,是妨碍他们接受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里所说一体化是指狭义的一体化,即具体的制度化的一体化形式,如自贸区、关税同盟等,不是指广义上的一体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完善和丰富中国形象是中国在中亚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入推进的重要条件。中国形象问题的形成有历史的背景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形象塑造需综合和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改善各种具体形象的途径,达到整体形象的饱满和完善。

  1.引言

  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达较高水平的今天,什么是制约它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的回答是“形象”,也即中亚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观念。

  国家形象一般被理解为“软实力”。不过,细究起来,两者的关系要复杂得多。从一种角度看,形象是软实力组成的一个要素;从另一种角度看,形象与软实力又存在着差别,难以把它完全归于软实力范畴。软实力从本质上说也是实力,而形象主要是人心,是他国对自身的认知。国家形象的改善需要软实力的提升,但软实力的提升不一定导致国家形象的改善,它也可能损害国家形象。例如,文化是典型的软实力,但文化的输出不一定导致国家形象的改善,在一定情况下,它甚至会被看作是文化入侵,激起对象国的反对,从而有损于国家形象。由此可见,软实力与形象的关系是复杂的,既交织联系又不相同。

  国家形象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是对这个国家“喜欢”或“不喜欢”的反映。国家形象又构成认知体系,形成对他国行为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它影响着对国家行为及其性质的理解。在国际关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对国家行为不是以其行为自身来判断,而是以国家形象来解读。在不同的国家形象下,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相反的理解。如海外投资,在正面形象下是对当地国的经济帮助,受到投资所在地国家的欢迎;在负面形象下则可能是经济扩张,引起投资所在地国家的怀疑。其他如军事、能源、教育、文化等也是如此。

  作者提出形象是中国深入中亚的瓶颈,并不是说中国在中亚的形象不好,而是指中国的形象与它所追求目标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形成了横亘在中国通向目标之路上的瓶颈。在外交活动中,国家形象不仅仅是宏观和抽象的,而且是有具体内涵和分层次的,尽管很难对它进行精确的划分。一定的外交目标需有相适应的国家形象作为支持,笼统的良好形象往往是不够的,它需要具有特定内涵的国家形象,这才能顺利达到目标。反之,目标的实现则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中国正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亚是其基本区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中亚的形象建设更具有重要意义。毫无疑问,中国的金融和经济能力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火车头”,但形象建设也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相应的形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难以走得深远。中国形象是一个复合多面体,本文所述只是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本文以中亚为考察背景,而中亚有五个国家,他们的情况又存在很大差别,各国国内也有不同的政治人群,因此,这里所说的中亚和中国形象仅是泛指,不意味着中国形象在每个中亚国家都完全一样,也不意味着所有中亚精英和民众都持同样看法。本文涉及到了软实力、形象、认同等概念,这些概念本身的内涵复杂,它们之间又存在密切繁杂的关系,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感。文中在这些概念的界定和逻辑关系上无力深究,叙述中也难免有条理不清晰之处,欢迎各位专家批评。

  2.什么阻隔着中国与中亚

  在中亚国家独立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与所有中亚国家都保持着友好关系,没有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发生过严重矛盾。双边政治关系不断发展和提高。2005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宣布为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关系也定位于战略伙伴;2013年,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之间也都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成效显著,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59亿美元,增长近100多倍,中国成为中亚国家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交通设施大大增加,开通了多条铁路和公路。能源合作有重大成果,建成了从中亚通往中国的一条石油管道和4条天然气管道,中亚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提供者和重要的石油来源地,而中国成为中亚能源的重要投资国和消费市场。中国向中亚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中亚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内,中国与中亚国家保持着多层次、多领域的密切接触。实行中立政策的土库曼斯坦不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但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的联系也十分密切。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土库曼斯坦进行了访问,两国宣布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但是,尽管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关系不断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却踯躇不前,深层的制度性关系难以推进。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自贸区建设。每当中国提出建设自贸区,就会出现一堵无形的墙,将之阻隔在外。中国最早在2003年就提出建设上合组织自贸区的设想,但未被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接受。在8年之后的2011年中国再次提出这一倡议,但仍未获积极响应)。中国没有提出过与中亚国家在传统安全领域建立共同空间的设想,假使中国提出这种倡议,可以断定,它的遭遇将会比自贸区更尴尬。

  在寻找这一问题的原因时,许多观点把俄罗斯因素看作是症结所在。确实,俄罗斯对中国的一体化主张反应消极,甚而有持反对立场的舆论,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抛开俄罗斯因素不谈,单就中亚国家而言,他们对此的态度也是敬而远之,望而却步。而且,中亚国家的这种态度不完全是受俄罗斯影响。对于这一点,人们往往忽视,甚至有不符合实际的想象,以为中亚国家欢迎中国的一体化。许多人认为,一体化能为中亚经济带来好处,使它们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投资,他们何乐而不为?因此它理应受到中亚国家的欢迎。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中亚国家缺乏热情的原因

  1.大国博弈中求发展

  中亚国家受俄罗斯的影响很大,不想得罪俄罗斯,这或许是一个原因。不过,从过去的实践看,中亚国家并非是作茧自缚,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中亚的能源输出过去一直为俄罗斯所垄断,俄罗斯将其视为重大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但哈萨克斯坦首先提出了建设中哈石油管道的倡议,最先打破了俄罗斯的垄断,并未因担心俄罗斯的反对而作罢。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是美欧主导的能源输出项目的参加者。土库曼斯坦也是如此。土库曼斯坦是天然气生产大国,过去它的天然气输出只有俄罗斯一条通道。土库曼斯坦不顾俄罗斯的不满,作出了战略性决策,建成了通向中国和伊朗的天然气管道。再比如,俄罗斯强烈反对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但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接受了美国的请求,在其领土上设立了军事基地,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转运中心一直到2014年才关闭。这表明,在事关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亚国家虽顾及俄罗斯,但还是以本国利益为重,并不完全唯俄罗斯马首是瞻。而且,这也不一定导致他们与俄罗斯关系的严重损坏。

  2.多方位外交为自身发展保留机动空间

  中亚国家实行多方位外交,不愿被绑在一国的马车上,以便为自己保留左右逢源的机动空间。这也是一种说法,但不是真正的理由。多方位外交不意味着中亚国家否定参与大国的经济乃至安全一体化。哈萨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吉尔吉斯斯坦也加入了海关联盟,哈、吉、塔还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这说明中亚国家并不一概地拒绝经济一体化,甚至也不拒绝军事联盟。

  3.担心成为中国经济附庸

  担心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不愿成为中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料基地,这是中亚国家最常见的忧虑,也是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解释。不过,如果作更进一步的思考,中亚国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担心?仅仅是因为与中国经济差距悬殊吗?毫无疑问,经济差距的悬殊是产生这种担心的物质条件,但国际经验表明,悬殊的经济差距并不一定导致对一体化的排斥,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促进一体化。这种事例比比皆是。事实上,尽管俄罗斯的经济规模比中国小,但它在中亚国家面前也是庞然大物,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例,2013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是70.2亿美元,俄罗斯是2.097万亿美元,两者相差近300倍。即使是原苏联地区第二大经济体哈萨克斯坦,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310亿美元,也与俄罗斯有9倍的差。如果说一体化可能使中亚国家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的话,它也可能使它们成为俄罗斯的经济附庸。但对俄罗斯的一体化,中亚国家没有表现出类似对中国的担心,哈萨克斯坦是欧亚经济联盟最积极的参加者,吉尔吉斯斯坦也正在加入过程之中。未来塔吉克斯坦也可能跨进该行列。由此可见,经济差距仍不足以解释全部问题。还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因素,这种因素与经济差距的叠加形成了无形的障碍。

  (二)中国最缺的是某种“形象”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不缺乏推动一体化的能力和手段。中国不缺资金,它具备也愿意提供资源。仅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就向中亚提供了209亿美元贷款④。通过双边途径的投资和援助数额更大,在哈萨克斯坦一国,中国的各类投资就达260亿美元④。中国还准备为拟议中的上海合作组织发展银行提供大部分资金份额。中国不缺对中亚的重视,作为中国的周边,中亚一直是中国的重要关注;中国不缺勤奋和热情,中国政府机构和公司企业在中亚不辞辛苦,努力工作;中国不缺与中亚的政治往来,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中国与中亚保持着广泛和密切接触;中国不缺与中亚的经济联系,中国已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⑤。与此同时,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最大投资国,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主要投资国。中国不缺友好的态度,中国对中亚国家始终抱有善意,以礼相待。中国也不乏对中亚的帮助,它为中亚提供了可观的经济和其他援助。然而,尽管具备了这些条件,一体化却难以推动。中国所缺的是什么呢?

  中国所缺的东西可能有多种,但最缺乏的一点,应是某种“形象”。

  1.中国在中亚的形象较为复杂,正面和负面形象相互交织,官方表述与民间舆论差别明显

  如前所说,中国在中亚的形象不可谓不好。中国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为基本政策,与中亚国家保持友好,发展合作。对中亚国家平等相待,不傲慢,有耐心,不干涉内政,不指手画脚,有问题协商解决,在经济上尽量帮助,这都为中国的良好形象打下了基础。这一形象保证了中国与中亚的良好关系和正常合作。但是,它未达到深层融合所需的程度。换句话说,它适应中国与中亚关系所达到的水平,而中国欲提升其层次,它则显露出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中亚国家对中国在政治上仍有距离感,在安全上缺乏依靠感,在经济上担心被控制,文化上认同较低,感情上仍有隔膜。

  2.中国在中亚有很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但缺乏足够的亲和力、吸引力、号召力

  如果用民间的语言,就是对中国敬重有余,但喜爱不足。对中国的感觉往往掺杂着相互矛盾的成分。中国在被认为是伙伴和朋友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危险和威胁;中国在给中亚带来经济好处的同时,也被认为给中亚带来经济损害;在与中国保持着密切接触的同时,也感到与中国存在无形的隔膜;在对中国的能量叹为观止的同时,也对中国有一些精神上的俯视。当然,中亚各国国内对中国都存在着多元的认识和情绪,不是完全一致的。

  3.中亚“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在中国的负面形象中,表现最集中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威胁论”。这特别表现在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而又以哈萨克斯坦为甚。“中国威胁论”不仅是指传统的安全威胁,它也扩散到其他领域,诸如“中国经济扩张”“中国移民威胁”以及“环境威胁”“水资源威胁”等。在“中国威胁”的语境下,几乎中国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被解读成对中亚有害的事情,不管是能源投资、经济合作、贷款援助,还是交通联系、文化交流、人员来往。它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只能用这种框架分析中国。“中国威胁论”虽是社会舆论,不是官方观点,但它对官方政策有相当大的消极和制约作用。例如中吉(乌)铁路,在“中国威胁论”的语境下,它成了中国可能控制吉尔吉斯斯坦的工具,中吉铁路迟迟不能上马,这也是原因之一⑥。再如旅游,哈萨克斯坦政府也希望推动旅游产业,但推动旅游需要有较为宽松的签证政策。2013年8月,哈萨克斯坦媒体传出政府有放宽对中国组团游签证的消息,这立即引起了社会舆论强烈的消极反应,认为这将导致中国移民威胁⑦。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政府很难修改签证政策,中国公民前往哈萨克斯坦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发展旅游。

  形象问题造成了中国与中亚的深层隔阂,这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关系制度性深化的羁绊。当然,这里是泛指,不是把所有中亚五国等量齐观,也不是说形象是制约中国与中亚经济一体化的唯一因素。如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它们因国内政策的原因,对任何地区经济一体化都没有热情。

  应该指出,在与中国的关系中,中亚是一个特殊的类别,中国形象问题有特别的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地区中,形象因素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比如,中国与东盟实现了自贸区,与日韩及许多其他国家也在推进经济一体化。就东南亚或日韩而言,它们是与中亚不同类型的地区,中国形象在这些地区与在中亚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存在所谓“中国威胁论”,其含义也有差别,他们反应的方式也有相应变化。简单地说,虽同样是中国,但它的具体形象在东南亚和日韩等地区已不一样,它的表现形式也与在中亚不同。当然,在理论上,这不能一概地否定形象因素所起的作用。超出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就宏观的国家外交来说,形象因素在国家关系中也不可或缺,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国家间的深层政治联盟,缺乏相应的政治形象几乎是不可能的。

  3.中国形象问题的渊源

  这里所探讨的主要是“中国威胁论”产生的根源,以及对中国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

  (一)“中国威胁论”产生的根源

  中亚“中国威胁论”的产生有地区特性,即它与中亚和中国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关系有关,也与中亚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有关。

  1.边界领土问题

  中国在中亚的形象问题有先天不足,即存在着消极的历史遗产⑧。边界领土问题是其中之一。国家问存在边界和领土争端从来不会是一件愉快的事,而且可能留下深刻和持久的伤痕。中国和中亚国家已经解决了所有的边界争端,但不幸的是在苏联解体之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边界也即中苏西段边界尚未划分。由于苏联解体,西段边界的解决不再是在中国与苏联之间进行,而变为中国和中亚三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问题。这种变动对中国与中亚三国的关系有很大影响。假使西段边界是由中国和苏联解决,那领土的变动是在中国和苏联之间,中国无需直接面对中亚国家,中亚只是接受苏联留下的历史现状,民众如有不满应是针对苏联,而不是中国。在中亚三国和俄罗斯代替苏联成为谈判主体后,中国不得不与中亚国家直接解决边界问题,事实上中国在谈判中做了很大让步⑨。尽管如此,中国在中亚还是落得了迫使中亚小国割让土地的名声,而中国也缺少向中亚民众说明真相的途径。

  2.中苏关系的不幸历史也是一种负面遗产

  中苏在2O世纪60—70年代长期敌对。中亚是中苏对峙的前沿,两国在这一地区剑拔弩张,发生过多次边境纠纷乃至军事冲突。特别是1969年的铁列克提武装冲突,把这一地区拖到了大战的边缘。两国都进行了大量丑化对方的宣传,把对方描绘成险恶的国家和威胁。宣传在中亚民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使民众形成了对中国的习惯性印象和思维。

  不过,历史已经过去,随着时间的远去和相互接触的增多,历史因素的负面刺激性逐渐减弱。与之相比,现实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

  3.“中国威胁论”是一种国际性舆论

  “中国威胁论”流行于世界。这种舆论的危害在于:它为中国树立了一种先验的负面形象,不管中国事实上有无威胁,它都被先人为主地看作威胁。这股浪潮也传播到中亚,并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共鸣。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不管是中亚精英还是普通民众,它们对现在的中国都缺乏了解⑩。这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高级政治层次上,他们对中国的战略意图不很清楚,对中国的未来走向不很确定,这使中亚国家在战略上对未来的中国不完全放心。二是在低级政治层次上,中亚绝大部分精英和民众对中国社会和生活知之很少,这使他们不了解真实的中国。

  (2)媒体的误读和曲解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对社会舆论塑造和观点导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多数中亚民众来说,他们没有很多直接接触中国的机会,媒体是他们得到有关中国信息的主要来源。中亚一些媒体出于不同原因偏好从负面角度解读中国,热衷于对中国负面炒作,这俨然是一种“时髦”。大量的选择性信息会给民众造成有关中国的片面印象,使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被误读或歪曲的中国。

  (3)中亚存在抱有成见的政治和社会力量

  还应看到,中亚有对中国抱有成见的政治和社会力量,它们对中国有出于政治立场的抵触,其言行总是带有对中国不友善的倾向。这虽是正常现象,任何国家都会存在多元政见,但它对中国形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中亚国内的政治斗争也常常会把中国拖下水,使中国成为国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中,中国通常是被质疑而不是被赞扬的对象,结果往往是使中国形象的负面色彩有增无减。

  (4)外国舆论推波助澜

  不得不指出,一些西方和俄罗斯舆论对“中国威胁论”有颇大“贡献”,这包括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许多中亚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有中亚学者指出,一些大国在中亚散布各种舆论,渲染中国在中亚扩张和实施占领,夸大对中国的恐惧,以阻滞中国在中亚的发展@。哈萨克斯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K·瑟罗耶日金教授也认为,外部力量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威胁论”形成的来源之一⑩。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有关中国的负面消息中,特别是带有耸人听闻性质的新闻和评论中,经常闪现出一些俄罗斯学者和媒体的身影。例如,2013年5月有消息报道,中国军队进入塔吉克斯坦,占领帕米尔,在塔吉克斯坦引起哗然。这后来证明是一个假新闻,其始作俑者即是俄罗斯媒体⑩。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存在着跨国河流问题,特别是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这两条河流从中国流向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认为由于中国过度取水,影响到哈部分居民用水和农业用水,并使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少,威胁到哈萨克斯坦的生态环境。同时,哈萨克斯坦还抱怨中国造成河水污染。跨国河流问题既受到哈最高领导层重视,又受到普通民众和社会舆论关注,是影响特别广但又特别难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中国形象的因素

  中国经济和政策卓有成效,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把中国形象的问题都归于外部因素是片面的,中国也需寻找自身的原因。中国在中亚的经济行为和政策总体上说卓有成效,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抓住了机遇,完成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如油气管道、能源矿产、交通运输等项目。中国商品在中亚市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占有率。但是,中亚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中国经济自私的看法,认为中国在中亚到处挖井开矿,攫取中亚的自然资源;廉价商品大量涌人,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认为中国的目标就是把中亚变成销售市场和原料基地,并不关心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些看法有偏颇之处,但也值得中国注意。

  1.中国过于突出了能源和矿产的目标,重复地加以强调

  毫无疑问,能源和矿产是中国的经济重点。中国商品大量进人中亚市场也是经济规律所致,它给中亚民众提供了便利和实惠,无可厚非。中国的问题在于经济推进缺乏协调性,单兵突进,在综合平衡上存在欠缺,包括政治和经济的平衡,战略和策略的平衡,不同利益的平衡,部门之间的平衡,长期和短期的平衡等。同时,较少考虑中亚国家的政情和社情因素,以单纯的经济思维取代了综合考虑。能源和矿产是正常的经济合作,它是中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中亚国家所需。其他国家到中亚也多是为能源和矿产而来,并不是只有中国看重中亚的矿产能源。但在中亚社会舆论中,对中国的负面情绪高于对其他国家。因此,从中亚的政治和社会心理考虑,在政治和宣传上过于突出能源和矿产是不明智的策略,它与中亚国家希望改善经济结构的想法相抵触,造成中国只想攫取中亚资源的形象。

  2.在经贸合作中,中国过于突出了出口导向,给人以中国的目标是向中亚倾销商品的印象

  中国提出了建立自贸区的主张,这一主张本身不是错误,符合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但中国对客观条件和对方的想法顾及不足,单方面地谋求推进,效果适得其反,反而使中亚国家认为中国建立自贸区就是为推销商品。

  3.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构不均衡

  它表现在中国从中亚主要进口能源和矿产,而向中亚主要出口机械电子轻工以及日用品。这种结构是由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符合经济规律。例如,如果中亚国家不能够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产品,提高其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就无从谈起。虽然从经济逻辑角度说,这个道理无懈可击,但中国对中亚国家的关切也不能无动于衷。还应看到,这种贸易结构会产生政治副作用,它的结果之一就是使中亚国家与中国的一体化离得更远。在中亚国家看来,一体化只会加重和固化这种结构,不符合其长远利益。例如,2014年前10个月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贸易额为20.3亿美元,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就达l9.5亿美元。这种情况是经济规律所致,商品的购销是市场自主的行为,不是中国强加的,但它确实不合理,任何国家都不会心甘情愿接受这种状况。再如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只是吉第七大出口国。2012年中吉贸易额为51.6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50.73亿美元,吉对中国出口只有8896万美元④。吉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都再批发到其他市场,吉可以赚取差价,也提供了就业机会,就此而言对吉有好处,但这种单向性的经济关系难以为经济一体化提供政治动力。哈萨克斯坦因向中国出口石油,它没有与中国巨大贸易逆差的问题,事实上哈萨克斯坦保持着顺差。不过,在哈对中国的出口中,能源和矿产占60%以上(2010年)⑩。这种结构与哈对外贸易的总体结构相仿,并不特殊。但哈萨克斯坦立志要向科技立国发展,它不会欢迎这种结构下的经济一体化。

  4.中俄对中亚经济发展意义不同

  把中国和俄罗斯作一比较,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很强势,特别是在投资和出口方面,但俄罗斯对巾亚有不一样的经济意义。它是中亚国家非能源矿产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例如吉尔吉斯斯坦70%的出口是到海关联盟国家,其中俄罗斯占吉尔吉斯斯坦出口的40%@。俄罗斯还是中亚国家最重要的劳务市场,特别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大量民众靠去俄罗斯打工为生。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只有600万左右人口。吉尔吉斯斯坦在俄罗斯打工的人数近60万,2013年他们向国内的汇款约22亿美元,相当于吉国民生产总值的30%@。塔吉克斯坦在国外打工的人数约有100万人,绝大部分也是在俄罗斯。2012年他们汇回国内36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⑩。对这些国家及其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说,俄罗斯是它们生活和收入的来源。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贸易结构也是以能源矿产为主,哈对这种结构也不满意,哈坚持向科技和工业合作方向发展,与俄罗斯建设“技术和生产联盟”@。总的来说,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关系结构更易于发展一体化。事实上,中亚国家也是更愿意选择俄罗斯为一体化伙伴,而不是中国。据材料显示,哈萨克斯坦支持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人是56%,而认同与中国发展经济一体化的民众为21%@。这对中国来说已是不错的结果。另有材料说,哈73%的民众赞成欧亚经济联盟一体化。

  5.商品质量是另一个重要问题

  商品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普通民众通过使用一国的商品可形成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质量可靠的商品会给民众好感,继而对这个国家产生敬意,质量低下的产品则令民众鄙视。很难设想一个美好国家的形象会与低质商品联系在一起。中国商品在中亚市场的占有率虽然很高,但口碑不理想,中国的工业品品牌认可度不高,它的日用品被归于低档货,中国的农副产品的安全性常常受到怀疑。中国货仍是低质或低档货的代名词,人们都在使用,但在社会舆论和消费者心理上却受到歧视。中国产品的这种形象也影响了中国形象。中国有好的产品,也不排除有中国产品蒙受不白之冤,但产品质量的口碑是整体性的,部分质量不好的产品会影响整体的形象。如果中国商品的质量都过得硬,最终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6.“中国人”对中国形象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个人形象不能代表国家形象,但却与国家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员交往十分频繁的今天,个人最直接地传达着国家形象的微信息,人的集体性形象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形象。在中亚的中国人从事不同行业,人员成分混杂,也有非法移民问题。中亚民众对中国人既有好的评价,但也有不太好的看法,如认为中国人自私狡猾,缺乏诚信,不讲卫生,缺乏礼仪等。对“中国人”的这些印象,自然会传送到对这个国家的看法中。

  4.中国形象如何改善

  良好的国家形象由综合因素构成,不是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措施可以彻底改善。一个简单的事件可以破坏国家形象,但要构建国家形象则需综合的努力。毁掉国家形象可以在瞬问发生,但建立良好的形象则需长年累月的积累。

  中国欲提升在中亚的形象,需要长期和综合的努力。应该看到,它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不单单是中国与中亚外交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和中国外交的问题,非中亚外交所能独立解决。中国有改善中国形象的可能和空间。中国与中亚国家已经解决了最敏感的边界领土问题。在中亚国家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上,如非法移民、水资源问题等,中国都持合作的态度。对于经济关系中资源项目过重等问题,中国也在努力改善。

  问题在于找到有效的途径。笼统地说改善国家形象太过抽象,也无从着手。改善国家形象需从具体问题做起。为此,首先应对国家形象进行分解,使之具化为具体的形象,如政治形象、外交形象、公司形象、产品形象、历史形象、文化形象等。有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有了人手的途径,目标也会自然生成。理想的中国形象也应是由这些具体形象构成,它应是友善的政治形象;合作、坦诚、公正的外交形象;诚实的公司形象;可靠的产品形象;正面的历史形象;具有亲和力的文化形象。中国改善形象的努力也应以此为坐标,围绕着这些目标开展。通过具体形象的改善,使中国的整体形象逐渐饱满和增色。

  在中国的形象建设上,有一些问题值得特别提出:

  (一)政府或官方在中国形象的建设上应担负起主要责任。

  商业机构是拓展中国经济利益的先锋,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利益的主要载体。但商业机构只能遵循商业规律和思维,以利润为追求目标。这对商业机构来说是自然和正常的,否则它就不是商业机构了。不能希望商业机构以政治思维来进行经济活动,也不能要求它从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公司的经营。进行通盘考虑和综合平衡的责任在政府。政治利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并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兼顾等,这些问题只能由政府来考虑和筹划,也只有政府能够筹划和协调。至于控制非法移民、监管商品质量、规范公司行为、加强对公民的管理教育等,这更是政府应有的职责。

  (二)在与中亚的交往中,中国应调整其叙述角度、表述方式和语言体系

  具体说,中国的叙述角度应是从地区关怀的立场,而不仅是从本国利益的角度;中国的表述应以易于被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中国应使用贴近生活和人心的语言,而不是用官话套话。同时,要努力避免这样一种印象,即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与其他大国争夺中亚,而不是为了中亚的发展和民生。否则,中国的投入再多,也只会被中亚国家理解为是出于与其他大国的争夺,这对中国形象的改善不会有很大裨益。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也需注意类似的问题。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的项目,应给中国带来利益,但也应使它成为一个公共项目或公共产品,这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来说至为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疑可给中亚国家带来大量资金,这是它们十分需要的。不过,资金不能决定一切,不论对出资国还是对象国而言,它的收益不在于这些钱本身,而在于它们用在哪和怎么用。这就应在中国的需要和中亚国家的需求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认为只是中国解决自己外交和经济问题的手段,那它发展的空间会受到限制。例如,如果不考虑中亚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诉求,而只追求输出过剩产能,尤其还是高污染产能的话,一些缺乏选择能力的国家现在会接受它,但从长远看不会受到对象国的欢迎。

  (三)中国对中亚国家应保持平和的态度,保持不干涉内政的政策

  平和的态度和不干涉内政的政策,这都被证明有益于中国形象,也是中国外交的正资产。同时,中国形象中不能缺少庄重尊严、恢弘大度、勇于担当的一面。对于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应明确地回应;在地区出现危机时,中国应敢于承担责任;在地区事务中,中国应表现出是地区利益的守护者。这既是为中国的利益所需,也是赢得中亚国家尊重的必要途径。哈萨克斯坦曾做过一个民意测验,问在困难时刻谁是最可寻求帮助的国家,83%的受访者回答是俄罗斯∞。由此可见中国在这一方面的欠缺。事实上,中国为中亚做了许多,特别是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在一些中亚国家遇到经济困难时,中国提供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中国的这一作用在中亚没得到应有的认识,反而会被一些偏执的舆论曲解③。被认可为地区利益的守护者并不容易,它有可能被误解和曲解,但只要中国是维护正义和地区利益,做到坦诚公正,最终会被中亚国家逐渐认可。

  (四)中国公共外交应更多面向中亚民众,拓展交流渠道

  在中国与中亚官方和民间关系上,存在着一定落差。官方更热,民间较冷,民间对中国的印象差于官方。这表明中国在公共外交上需要特别加强。中国不仅要与政府对话,而且要面向民众。国家关系可以通过宏观判断来认识,而民间印象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形成,或者说官方侧重整体和理性,民间偏好具体和感性。因此,要尽量创造更多渠道和形式,以民众能看得到、听得懂、易于接受的方式,把中国的政策和想法介绍给民众,使民众了解合作给中亚带来的利益,把中国为中亚所做的好事使民众知晓。除了官方关系之外,媒体、社团、社会精英、学术界、文化教育界等,都是重要的交流和舆论渠道。

  (五)对于双边关系中的重大和有争议问题,中国可以进行开诚布公的表述,这比回避和遮掩更易得到理解

关于协会
推荐企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二号楼二层(商务部安定门办公区) 邮编:100710

电话/传真:010-64404420   E-mail1:cniru.ru@cniru.org

指导单位: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

网站管理:中俄经合(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8426号-1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