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中俄边境农业合作战略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1-05

中俄农产品贸易中农产品贸易种类单一、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所占比重较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种类匮乏。但中俄两国农业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本文以当前中俄农产品的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了中俄三大边境口岸农业合作形势,并对边境农业合作有利条件和合作价值进行梳理,最后提出农业合作发展策略,以深化和拓展中俄两国边境农业合作。

  8.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8.1.1 中俄双方农产品贸易规模研究

  伴随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两国在农业贸易领域也取得长足进步,根据2009—2013年中俄农产品贸易概况表可以清晰看到:期间中俄农业贸易额呈现良好上升趋势,2013年中俄农业贸易总额达到28.7亿美元,是2009年中俄农业贸易总额的两倍,农业贸易规模激增108%;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规模由2009年的5.3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4.4亿美元,增长率为174%;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由2009年的8.05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13.3亿美元,增长率为65%。但应清醒意识到,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占俄罗斯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且一直呈现递减趋势,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6.26降至2013年的4.87。可见,中俄农产品贸易规模还有巨大提升潜力。

  

8.1.2 中俄双方农产品贸易结构研究

  通过俄罗斯主要农产品进口列表,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农产品与从世界各国进口农产品种类及比重状况一目了然:2013年俄罗斯从世界进口食用蔬菜达3.2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额达到6 193万美元,占全部食用蔬菜进口总额的19.4%;2013年俄罗斯从世界进口谷物总额3.4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7 233万美元,占全部谷物进口总额的25.6%。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中,谷物、食用蔬菜、水果以及畜肉等农产品进口额占到俄罗斯从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70%以上。而从中国进口的其他农产品种类所占比重较低:糖、糖制品仅占0.2%,烟草仅占2.5%,这样的贸易结构严重影响中俄农业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基于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研究得出结论,中俄农产品贸易种类单一,贸易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所占比重较大,高附加值农产品种类匮乏。为扭转中俄农业贸易种类稀少,结构单一局面,实现由粗放型农产品向高附加值、技术性农产品转换,中俄应加强边境地区农业合作,以充分实现两国资源优化配置。

  8.2 中俄三大边境口岸农业合作形势研究8.2.1 绥芬河口岸农业合作形势研究

  绥芬河口岸与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达27.5 km,并已建成一条铁路和两条公路。绥芬河被誉为“林业之都”,其紧挨俄罗斯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两地区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6%和65%,木材储积量也分别达到60亿m3和52亿m3,正是依托较好的地缘优势,绥芬河林业发展势头迅猛。除林业外,绥芬河同俄罗斯其他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增长势头。据绥芬河海关统计数据,2013年1—8月,绥芬河市化肥进口量达90万t,进口额3.5亿美元,化肥进口值位居全部进口商品的第2位。

  8.2.2 满洲里口岸农业合作形势研究

  满洲里处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之中,是中俄边境贸易重要的陆路口岸。自中俄贸易互市区建立以来,中俄边境贸易规模和贸易种类迅速发展。满洲里口岸农业贸易主要以果蔬为主,现已发展成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赤塔和乌兰乌德三大果蔬的集散地,果蔬出口已成为带动满洲里经济增长的新突破点。除果蔬业务外,满洲里口岸在农机领域贸易也取得较大突破。据满洲里海关统计整理数据,2012年满洲里口岸农机出口贸易规模已达到293万美元,同比增长约18.1%;2013年1—2月份农机出口贸易规模达到76万美元,同比增长229%。

  8.2.3 黑河口岸农业合作形势研究

  作为首批沿岸开放城市,黑河自20世纪90年代便在边境线上设立中俄便民贸易市场,黑河边境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口岸。碍于交通不便,其贸易规模远低于绥芬河口岸和满洲里口岸,但随着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完善,黑河口岸已发展成为中俄边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品集散地,其对外农业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之中。据黑河海关数据统计,黑河已有29个企业、36个项目共同参与对俄农业开发,累计农业劳务输出达1.5万人次,对俄开发面积5万hm2。黑河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耕地125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77 hm2;天然草原98万hm2,森林覆盖率58.8%,木材储积1.58亿m3。此外,植物1 500余种,各种飞禽200余种。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为边境两岸农业贸易合作奠定了基础[27]。

  8.3 中俄边境地区农业合作的有利条件8.3.1 中俄两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中俄两国4 300 km的边境线中,中国黑龙江地区与俄罗斯边境线就占据了3 300 km,占中俄全部边境线总长的76%;内蒙古地区同俄罗斯边境线也长达1 040 km。且中俄边境接壤地区均以发展农业为主,良好的地缘优势为中俄边境农业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28]。

  8.3.2 中俄两国正致力于不断加强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为构建良好贸易环境,中俄正积极加强完善边境两岸基础设施和交通网建设。中俄在边境已开放20多个口岸,黑龙江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公路、铁路口岸,东宁-波尔塔夫卡口岸,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等15个主要口岸。便捷的交通、良好的政策以及较好的贸易环境推动中俄边境农业贸易不断深入发展。

  8.3.3 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大量土地与牧场都处于闲置状态

  俄罗斯农业科研技术较强,但应用技术相对较弱,加上人口稀少导致西伯利亚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无法及时采伐。而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有限的土地资源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中国林业保护政策致使林业需求量大增。综上所述,中俄边境地区农业存在较大互补性,农业边境拥有巨大合作潜力。

  8.4 中俄边境地区农业合作价值探讨8.4.1 中俄边境农业合作可以实现中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就中国而言,第一,西伯利亚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污染程度小,人口密度低,适合开展农业生产。中国可以利用西伯利亚土地优势培育绿色、健康、无公害农产品,开拓俄罗斯农业市场。第二,中国可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优势,有计划地采伐西伯利亚地区丰富森林资源,为中国木材加工业提供充足原材料,弥补木材供应不足问题。第三,加强中俄边境地区农业合作,可以解决中方劳动力就业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四,中国畜牧技术相对落后,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处较低水平,中俄加强边境农业合作有利于充分依托俄罗斯辽阔草原和先进畜牧技术发展中国畜牧产业,提高中国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就俄罗斯而言,第一,俄罗斯大幅度提高了原木关税,力图大力发展本国木材深加工业,由于俄罗斯木材深加工技术水平有限,木材深加工产业发展缓慢。加强中俄边境农业合作,吸引中国木材深加工企业在俄罗斯投资设厂,并引进木材深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有效提高俄罗斯木材深加工水平。第二,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建设重心也向西伯利亚地区倾斜,但西伯利亚地区开发较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国家财政拨款无疑是杯水车薪。加强中俄农业合作,鼓励中国企业赴俄投资建设,既可解决财政拨款不足问题,又能加速西伯利亚的开发建设进程。第三,西伯利亚地区人口呈递减趋势,劳动力不足严重制约着西伯利亚的开发。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结合俄罗斯先进农业研发技术,是解决西伯利亚地区劳动力不足,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8.4.2 中俄边境农业合作可以促进中俄经济技术合作

  中俄农业领域具有较强互补性,俄罗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众多农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生物防治、植物营养、饲料生产和兽医疫苗方面研究均处于国际前沿;中国历来是传统农业大国,在农田灌溉、节约水利、木材加工和选育良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俄现阶段农业合作处于较低水平,两国劳务合作也局限于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输出。中俄边境农业合作将有力提升中俄两国的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中国充分学习俄罗斯在生物防治、植物营养、饲料生产和兽医疫苗以及化肥污染处理等方面技术,帮助中国培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彻底消除中国农产品化肥残留过量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俄罗斯可以学习中国农业育种、灌溉、水利等技术,并依托中国木材加工优势,不断拓展国际木材市场。此外,加强中俄两国农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农业合作水平,共同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绿色、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推动两国边境口岸由“转口贸易”向商品集散地转型[29]。

  8.4.3 中俄边境农业合作可以扩大中俄贸易规模

  中俄两国交通便利,互为近邻,且都处于经济迅速增长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开展边境地区农业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但当前中俄两国贸易规模无论从贸易广度还是贸易深度,都无法同两国经济总量匹配。

  第一,中俄边境农业合作可以实现两国资源优化配置,并带动双方交流合作,逐渐实现贸易类型由初级农产品贸易向高附加值、技术性农产品贸易类型过渡;第二,通过边境农业合作,中俄双方共同构建开放、有序、互信的贸易环境,既能消除俄罗斯人民对中国农产品的偏见,又能吸引更多企业进行投资,更好地促进两国经贸发展。第三,中俄边境农业合作,既能有效推动两国政府之间的沟通协作,又能推进两国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农业合作为突破点带动其他领域合作,实现两国在农业、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

  8.5 深化与拓展中俄边境农业合作战略措施8.5.1 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提升双方农业合作水平

  政府应该积极履行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对中俄农业的干预力度,推动中俄合作由一般农业合作上升到产业合作,进而实现农业合作战略升级。当前中俄农业合作基本停留在初始阶段,贸易不规范,为深化和加强中俄边境农业合作,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中俄两国地方政府、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组建专家小组,就中俄边境农业合作相关事业进行论证探讨,两国专家对讨论小组进行相关指导;第二,中俄两国采取互信措施,以消除近几年双方贸易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摩擦;第三,两国政府在鼓励地方政府开展区域合作同时,应及时出台一些合作政策与措施,提升双方合作层次,为区域合作提供法律依据;第四,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方应重点加强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合作,不仅可以推动两国农业的发展,更对中国周边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8.5.2 制定推动境外投资政策,加强边境贸易规范管理

  政府应建立健全投资风险基金,切实为对外投资提供资金保障;合理放宽信贷条件,简化信贷程序,尤其放宽对边境农业合作项目贷款的限制;设立境外投资保险,消除境外投资潜在的政治、经济、自然灾害因素导致的贸易风险,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中国开始重视并逐步加强了边境贸易管理,经过整顿,边境贸易质量有了巨大飞跃,但边境贸易规范还有较大发展潜力,为早日实现规范化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贸易双方达成共识,共同创建贸易执行委员会,认真监督、提醒达成协议的落实工作;第二,及时调整政策,中国企业从俄罗斯进口产品类型多为木材、矿产、能源等可有效弥补中国能源不足问题的产品,鉴于此,在配额分配时应给予边境贸易企业特殊政策照顾。第三,基于WTO规则,完善边境贸易政策。首先,在中俄边境线设置边境贸易区,对边境贸易区内实现税收减免政策;其次,在中俄边境线建立出口加工区,对俄方木材、矿石深加工后出口,能消除其他国家疑虑,又能提高商品附加值。

  8.5.3 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努力做好合作信息服务

  中方必须加强同俄罗斯的沟通交流,及时、准确掌握俄方进出口贸易政策,以应对俄方多变的政策市场。此外,还应积极关注俄方信息,掌握俄方最新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技术。对此,中方应建立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建立以高校为主导,面向全社会的服务机构,用来分析、整理市场供求信息,时刻关注最新市场动态以及政府法律法规,并向各级政府、企业提供各项投资服务信息,诸如目标投资地区的政治、经济、市场情况。在服务机构协调帮助下,既能快速、准确地将劳务市场信息、政策需求传达给企业,又能辅助企业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解决企业消息闭塞、沟通不畅的问题。

  8.5.4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重视合作伙伴信誉

  为提升中俄贸易层次,实现中俄贸易健康、稳定发展,中方必须重视企业形象,规范自身经营活动,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引入俄方市场。例如,当前中国出口至俄方市场茶叶多为原料茶,真正代表中国茶叶的品牌极其缺乏。铁观音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积极开拓俄罗斯茶叶市场,其茶叶年出口规模已达到200多t。

  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成熟的经济市场,俄罗斯企业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合同约束力差,合作初有成效期间便有排挤外方企业事件发生。对此,中方企业在选取合作伙伴之前应自行审查合作企业信誉情况,谨慎选择俄方合作企业。合作期间,更要加倍警惕,严防俄方企业各种动向,及时保护自身合法利益,规避潜在贸易风险。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