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6-01-06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领导集体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它的提出既是为了解决国内发展问题,也是为了确立对外战略总体方针。在中国对外战略的总体思路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两点,一是通过周边外交促进大国外交,二是通过共同发展促进和平稳定。其中较为明显的战略思路是,依托中国与独联体地区国家的合作推动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依托中俄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前者对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至关重要,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涉及欧亚大陆,而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占据了欧亚大陆近一半面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俄罗斯因素的作用如何,中国能否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怎样合作,这些问题非常重要。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后,俄方的态度备受各方关注,国内学界对此也有不少争论,有的认为俄罗斯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有的则认为中俄双方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大于竞争,两国在中亚地区没有利益分歧。伴随着各方争论,俄罗斯官方的态度逐渐明朗。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2014年2月)和上海(2014年5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都明确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5年5月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指出,“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俄罗斯官方的积极态度为中俄两国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然而,这仅仅是双方在此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前提,后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

  一 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由中国倡导提出,但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业,而是面向所在地区的所有国家、需要沿线国家共同参与、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是打通以下通道: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在此,除中国外,俄罗斯是唯一被提到的国家。那么,为什么要单单提到俄罗斯?

  这首先与俄罗斯在世界和欧亚大陆的地位和影响有关。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环节。这个国家横跨欧亚两大洲,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欧亚大陆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堪称地大物博。俄罗斯经济发展潜力很大,2014年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九位。同时它还拥有战略核力量,其常规军事实力也仅逊于美国。同样重要的是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欧亚大陆的主要国家,俄罗斯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联系,在这些地区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以中亚地区为例,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非常密切,在中亚安全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卫士”角色。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边界线长7 000多公里,双方建立了区域联合防空网;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长期租借军事基地;俄、哈、吉、塔四国均参与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快速反应部队;是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亚国家一些重要经济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欧亚经济联盟,吉尔吉斯斯坦也加入其中。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各有百万以上的居民在俄务工,侨汇收入对于三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人文联系也非常密切,拥有影响中亚国家政局和舆情的资源。

  其次,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中俄两国战略目标相似、战略利益相符。俄罗斯是中国的最大邻国,也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在中国的外交优先顺序中处于优先位置。对中国来说,与俄罗斯搞好关系,在对美外交上就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灵活性。反过来,俄罗斯也非常重视对华外交。在俄罗斯看来,东方外交或许是俄罗斯尚能与西方进行对话的理由。特别是2013年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俄罗斯对外交政策做出了调整,加大了对来自西方威胁的防范,同时加强东向外交,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加强务实经济合作。俄罗斯军事实力与中国经济实力的组合足以维持全球战略平衡,这决定了中俄战略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俄两国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目标。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他指出,“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它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它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即所有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它提倡尊重各国人民自由的选择,反对霸权,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更加公正、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

  这些理念也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和基础。中俄两国都认为,当前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存在不够合理之处。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奉行强权政治,为本国私利不惜损害别国利益。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动辄对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甚至直接干预,不惜通过颠覆别国政权和引发动荡实现其战略目标。美国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对外发动战争最频繁的国家。美国利用二战结束后的有利形势,通过构筑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经济霸主地位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通过增发美元转移债务,而且谋划操纵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损害了中俄两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合理化。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符合中俄两国促进欧亚大陆稳定和发展的共同目标。中俄两国都处于欧亚大陆,欧亚大陆的稳定与发展关乎两国的切身利益。欧亚大陆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稳定的安全体系。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起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版图和地缘经济版图的变更,苏联东欧地区出现了一条破碎带。俄罗斯的实力和影响与苏联不能同日而语,苏联解体遗留下的问题处于待机爆发状态,新独立国家的建国转轨道路障碍重重。同时,各种力量针对这条破碎带的竞争从未停止,或以热战形式表现出来,如科索沃战争、俄格冲突、乌克兰危机,或以“金融战”、“网络战”、“颜色革命”等其他形式表现。亚洲地区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包括美国的亚洲政策、朝核、日本右翼倾向、俄日岛屿争端等。

  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欧亚大陆稳定和安全。后金融危机时代,欧亚大陆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于包括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欧亚大陆国家的经济结构各有特点,欧洲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见长,俄罗斯以丰富的资源能源见长,中国则以投资和制造能力见长,如果欧亚大陆国家能够拓展和深化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补益,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本国和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欧亚大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潜力巨大,关键是要发挥原苏联地区的地理优势,使欧亚大陆桥在促进欧亚经济联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原苏联地区国家的经济在独立以后经历了几番“折腾”,处于工业化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还不如苏联时期。原苏联地区整体上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交通和通信网络碎片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导致亚欧大陆桥的地缘优势难以显现。俄罗斯重视原苏联地区,试图通过建设欧亚经济联盟维护在该地区的利益,但面临着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少困难。而中国恰恰在这些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如果中俄两国能够携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原苏联地区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原苏联地区在欧亚大陆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改善当地就业状况,缓解当地居民到俄罗斯务工给俄方带来的压力,促进原苏联地区国家与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这有利于整个欧亚大陆的发展和稳定。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各自国家的根本利益。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双方加强“五通”合作,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可以进一步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两国之间加强政策沟通,有利于促进政治互信,找到利益交汇点和达成合作意向,为顺利实施合作项目提供保障。加强设施联通,可以进一步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提升效率,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贸易畅通,促进相互投资,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加强资金融通,扩大中俄双边本币结算范围,有助于降低双方银行和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汇兑成本及汇率风险。加强民心相通,深化两国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了解与理解,为两国关系深入发展巩固社会基础。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俄罗斯的重要性以及中俄合作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如果俄罗斯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那么将有利于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对于对华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趣和合作效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程。反之,如果俄罗斯消极对待甚至阻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那么这项事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俄罗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还不是必要条件。俄罗斯国内一些官员和学者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这也增加了中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合作的难度。

  二 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面临的困难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的首要困难是来自俄罗斯单方面的疑虑和阻力。尽管俄罗斯官方明确表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但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有自己的考虑,导致其做法未必时时处处都与中方保持一致。

  其一,俄罗斯的处境、看待世界和原苏联地区的视角以及利益目标与中国存在差异。俄罗斯曾是欧亚大陆独一无二的帝国,历经不断的扩张才拥有了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帝国思维始终影响着俄罗斯的行为方式。"俄罗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思想、帝国思想”。这种帝国思想在今天的俄罗斯主要表现为激进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的疆域缩回到300年前,从超级大国变成地区大国,这让俄罗斯痛心疾首。此后20多年,俄罗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抱负和军事实力之间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融入西方与其平起平坐的努力屡遭挫败,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逐渐萎缩,有效的对外影响不断下降。普京认为,苏联解体后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俄罗斯一直面临来自西方的排斥和对抗,他的使命是努力改变现状,带领俄罗斯走向复兴和强大。普京坚持保守主义,对全球化保持警惕,把恢复在地区和全球范围的影响作为首要目标,特别看重在欧亚地区推进一体化。很多俄罗斯学者都认为,欧亚地区是俄罗斯的特殊利益区,那里本没有国家,那里拥有的一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历史上莫斯科的恩赐,那里的人对莫斯科应怀有感恩之心,并在行动上跟随莫斯科。欧亚地区国家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努力几乎等同于背叛俄罗斯。例如,俄罗斯学者在谈到乌克兰问题时,使用俄文前置词“на”,而不是“в”,这在乌克兰人看来,是俄罗斯把乌克兰当成地区,不承认乌克兰是独立国家。再如,很多俄罗斯学者称“我们的卢甘斯克”,而不是“乌克兰的卢甘斯克”。俄罗斯认为,它拥有军事、能源、经济、人文等各种杠杆来维护在欧亚地区的利益,而且,它特立独行,善于单打独斗,在它处于优势的地区无须合纵连横,无须与其他大国协商。

  其二,俄罗斯担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削弱欧亚经济联盟的影响,损害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联邦上合组织问题特使瓦罗比耶夫先生在学术期刊《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发表的论文《新丝绸之路——关于中国建设“伟大的丝绸之路经济空间”的思想》指出,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留下了很多疑问,其中包括该倡议是否对欧亚经济联盟构成竞争,以及中国如何界定和履行“平等互利”原则等等。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所所长纳乌姆金在与笔者交谈时,特别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否会考虑俄方的利益。俄罗斯之所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产生担心,主要是因为欧亚经济联盟面临的问题很多,俄罗斯既难以负担,又无法放弃。按照俄罗斯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欧亚经济联盟不是经济一体化机制。截至目前,欧亚经济联盟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机制化方面,很多一体化项目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得不到实施。相比之下,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确定,但它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这两点就很具吸引力。笔者通过与俄方学者交流,把俄方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顾虑概括为以下五种说法:一是以为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是为中国商品打造倾销通道和市场。很多俄罗斯学者坦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要打造通往欧洲市场的商品出口通道。俄方担心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大量涌入欧亚地区,可能将俄罗斯商品排挤出欧亚市场;二是认为中国与欧亚地区的交通一体化项目与俄罗斯的跨西伯利亚铁路和贝阿铁路构成竞争;三是以为中国投资主要面向欧亚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对当地制造业投资较少,技术转让不多,结果很可能把欧亚地区国家变成中国经济的原料来源地和附庸;四是以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中存在违法劳务输出的情况,给该地区国家带来所谓的移民威胁;五是担心中国在欧亚地区开展的合作项目可能引发生态问题。总而言之,俄方存在一种认识,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投资能力优于俄罗斯,中国针对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计划对该地区国家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中国在经济领域获得成功,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必然上升,对俄罗斯将形成竞争优势。俄罗斯很多学者主张本国政府在对华合作中要坚持平等原则和维护俄方利益。实际上,中俄两国实力与地位的变化对中俄关系从心理到行动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处于换位中的俄罗斯和中国都需要与时俱进,理智处理双边事务。

  其三,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操作层面,以往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经常出现反复,双方签署协议后由于各种原因,俄方负责的部分长期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不少,例如2009年中俄两国政府曾签署《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这份文件提到的200多个项目或者停留在纸面上,或者中途搁浅,给中方造成很大损失。即便中俄两国为了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一些合作协议,也不能排除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出现各种阻挠、拖延、甚至违反协议的情况。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在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遭受重挫,投资环境恶化,投资风险升高。俄罗斯政治经济精英中看重西方、与西方有利益关联的很多,他们对与中国开展合作兴趣有限。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或者出于政治斗争、维护地方和个体利益需要,可能拿中国问题说事,使经济问题政治化,为中俄合作制造困难。即便中俄两国齐心协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可能遇到世界经济走势低迷、地区合作安全风险上升以及来自西方、欧亚地区国家、甚至中方内部的各种阻力。

  三 应对困难的办法

  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可行的,尽管面临的困难不少,但困难的出现具有阶段性特点,而且这个过渡阶段可能持续很长时间。随着换位阶段的结束,双方的合作可能迎来新的局面。当前,两国政界、商界和学界都在积极沟通,寻找合作点和实施合作项目。对中方而言,要推动中俄合作,还需做很多努力。

  第一,抓住当前中俄关系不断上升的有利时机,加强与俄罗斯的沟通和磋商,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之间的互利合作模式。弘扬和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利益共享、交换和补偿等方式促进中俄之间、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之间的合作。俄罗斯民调显示,约一半的被访者表示俄罗斯应该首先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在全球范围内,中俄可以就打击三股势力、加强信息安全、应对“颜色革命”威胁等问题展开深度合作。在地区层面,中俄可以在欧亚地区、亚太地区、中东地区相互配合,共同营建东北亚安全对话机制和安全体系,促进地区战略平衡,巩固地区安全和稳定。所谓的中国移民威胁已经被俄罗斯和独联体地区国家官方机构证实为子虚乌有。中国对于独联体地区国家非资源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甚至超过对资源领域的投资。哈萨克斯坦前驻华大使叶尔梅克巴耶夫称,中国多年来都是哈萨克斯坦第三大投资伙伴。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共吸引中国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资投向了哈萨克斯坦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中国驻哈大使张汉晖指出,在与中亚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当中,中国高度重视高科技的投入,重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重视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他还举例说,中国企业投资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田修建了大型油气处理厂,灭掉了当地已经燃烧了几十年的“火把”,把伴生天然气有效利用起来,还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用气问题。中亚学者称,在中亚地区,诋毁中国与诋毁俄罗斯的经常是同一批人。中俄两国有必要加强媒体合作,向外界及时发布客观信息,避免产生误解。

  中俄在欧亚地区的合作可以在交通、能源、制造业、高科技等领域展开。在交通领域,俄罗斯在开发北极能源和发展北极运输能力方面非常积极,也欢迎中国参与其中。中俄双方可以在北极能源开发、造船和航运领域进行合作。此外,俄罗斯和欧亚地区国家都希望发展贯穿东西的交通运输体系。中俄签署莫斯科至喀山高铁建设合作备忘录后,双方已展开合作勘测设计工作,未来有望实施从北京到莫斯科的高铁项目。在能源领域,除了推动和落实中俄双方关于建设东线和西线天然气管道的合作协议外,可以考虑扩大俄罗斯经过哈萨克斯坦出口中国的石油管道运输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欧亚地区国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缺乏资金和技术等情况,中国可以与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采矿、冶金、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进行合作,根据这些国家各自的特点帮助它们建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促进它们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现代化。

  第二,加强中俄双边合作。支持俄罗斯发展远东,支持和参与俄罗斯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强双方在战略性大项目方面的合作,重点深化在能源、高科技、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军事合作,增大双方在军事战略规划方面的相互认知,加强在战略预警和反导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开展作战理论和军事改革经验的交流;推动军事技术联合研发、联合生产,争取在高新武器装备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在防范抵御“颜色革命”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双边人文合作,促进两国从官方到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2016年正值《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2016~2017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两国可以利用这些时机,举行一些纪念和交流活动,进一步夯实两国关系的民间基础。

  第三,利用上合组织平台和机制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2014至2015年俄罗斯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提出六项优先任务,包括制定《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加强政治团结和扩大相互协作、扩大伙伴关系、加强上合组织作为对话平台的作用、成立对抗安全威胁中心、加强经济和文化联系。这显示出俄罗斯利用轮值主席国的地位积极推动上合组织发展的意愿和决心。上合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成员国可以共同探讨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兴趣点以及可以合作实施的项目,特别是在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第四,加强与欧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使之与中俄关系相互促进。欧亚地区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动力主要有二:其一是中国是促进其对外关系平衡的相对可靠的力量。其二是中国的政治支持、资金和技术对于推动经济增长、避免经济震荡、维持社会稳定非常重要。欧亚地区国家有时抱怨中国看重中俄关系而忽视与它们的关系,担心中方在处理对俄关系中牺牲它们的利益。事实上,对中方来说,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的关系与中俄关系同等重要,中国既要避免二者产生矛盾和冲突,又不能因为其中一组关系而牺牲另一组关系。欧亚地区国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与俄保持较远距离,甚至与俄有很深矛盾;另一类与俄关系较近,至少保持中立。对中方来说,与第一类国家发展关系应增加主动性,同时避免卷入矛盾,与第二类国家发展合作应尽量与中俄合作形成互补关系。实践证明,中国提升与独联体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水平往往能够促使俄罗斯在对华合作上产生更大的动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对中俄能源合作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就是例证。

  最后,与欧美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开对话和沟通有利于推动中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际行为体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有各自的地缘政治目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提出的经济合作方案对于促进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存在有利的一面。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在促进欧亚地区互联互通方面也有自己的计划。因此,中方有必要与欧美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开对话和沟通,探索彼此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这将有利于推动俄罗斯与中方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的合作。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