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张树华:俄罗斯能否走出“历史的迷茫”

发布时间:2016-02-01

 历史领域混乱不堪对俄构成威胁

  执政16年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待历史特别是苏联历史和苏联领袖问题上格外小心。因为他深知,如果因为历史问题引发人们的激烈争论,搞不好会动摇根基、混淆思想、分裂社会。但上周,普京罕见地发表一系列有关历史问题的言论,不仅“批评”列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还说自己“仍喜欢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至今保留着苏共党证。普京这些表态迅即引发俄罗斯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很多人没注意到,普京当时还强调,对待历史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漂白也不要抹黑。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期的近20年间,俄罗斯历史领域混乱不堪,严重误导了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导向。2000年前后,执政伊始,普京接手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留下的沉重的政治遗产和历史包袱。当时俄罗斯刚刚结束“混乱与失败的15年”,俄罗斯社会思想领域可谓一盘散沙、沉渣泛起,西式的、复仇的、保皇的等政治思潮林林总总、纷纷登场。普京在政治上大刀阔斧、拨乱反正,外交上力图恢复大国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对历史领域问题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种关注背后有其特殊历史背景和现实指向。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出现政治紧张、社会冲突、阶层分裂和派别对抗的趋势。俄罗斯社会长期潜伏的民族、宗教矛盾开始抬头,在西方政治势力的插手和怂恿下,甚至有引燃和爆发的态势。这是自2000年掌权以来普京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政治挑战,也是俄罗斯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面临的最大威胁。

  强化教育以纠正历史领域混乱局面

  外部压力与内部矛盾交织迫使普京当局未雨绸缪:一方面加紧修改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对反对派的政治打压;另一方面积极倡导爱国主义和青少年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加强以东正教为首的宗教间的和谐共处,强化以俄罗斯人和俄语为主的族际融合和族际文化交流。普京认为,要想应对思想和政治挑战,强化俄罗斯青少年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认同极为重要,而优秀、统一的历史教科书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和“新思维”政策的影响下,苏联境内外激进政治势力大肆抹黑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历史。戈尔巴乔夫大肆鼓吹“民主化”和“消除历史空白点”,酿成了苏共后期的“反思历史热”和“清算历史”运动。1987、1988年以后,一些苏联作家、记者和编辑热衷翻历史旧账、歪曲历史记忆,鼓吹“去苏联化、去红色化”,大搞历史翻案和社会复辟。他们借反思历史之名,照搬西方学术界“极权主义”等概念来污蔑苏联,否定苏联社会主义,诋毁和妖魔化苏共,实际上是把苏共推上历史审判台。其结果是,苏联人民的理想破灭,人们心中的“偶像”坍塌。而旧沙俄时期的陈迹得到吹捧,末代沙皇像被重新供奉。短短几年时间,苏共就像失去灵魂的泥足巨人,轰然倒下。

  在这股“历史反思”热潮中,当时苏联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学活动首当其冲,受到“肢解历史、改写历史浪潮”的冲击,混乱不堪。其结果是“去苏联化”“去苏共化”“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书籍泛滥,否定历史、自我抹黑的教材大行其道。

  一个自我否定,不尊重、丑化甚至诅咒本国历史的民族,很难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一些俄罗斯有识之士终于切身感受到了20年来在历史领域的惨痛教训:一些人瞄准斯大林,打中的却是苏联共产党;本意是批判或打击苏共,倒下的却是连同苏共在内的整个国家——苏联。

  普京执政后在强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在政治思想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也试图纠正混乱局面。2000年刚刚就任总统,普京就几次表达对历史教材和历史教育的不满,号召“认真思考俄罗斯历史”。2003年底,普京又指出,过去史学家过于强调历史污点,造成书刊和教材中有大量糟粕和泡沫,必须剔除这些糟粕、去伪存真。

  普京号召加强对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教育,学习和珍视自己的历史包括苏联时期的历史,这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极力“抹黑”和“割裂”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有着很大不同。可以说,普京当局深刻汲取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刻教训。

  历史思想领域的探索和斗争还将持续

  谁有权解释历史,谁就有权阐述现在。近年来以普京为首的俄政界高层打响“历史保卫战”不是偶然的。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俄罗斯社会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流毒影响甚深,至今一些西化、自由化政治势力在西方支持下仍极力抵制俄官方修史的努力,反对普京在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没能成为俄罗斯民族前进的动力,反而变成了撕裂社会团结的漩涡,变成了沉重的包袱,阻碍着俄罗斯复兴的步伐。

  正是由于20多年来的政治动荡和思想混乱,当今俄罗斯社会思想政治分歧严重。受近年来西化和商业化侵袭,俄罗斯学术界、教育界弥漫着浓重的“失败情绪”,精神涣散,缺乏自信。严肃史学也处在被边缘化的窘境,伪科学和碎片化的“庸俗史学”盛行,社会中不乏各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现象。

  另外,普京成立专门政府机构、拨付巨额财政资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等做法,也遭到俄罗斯内部一些人的诟病,他们批评普京是在用苏联时期的“行政命令式手段”,根本不能有效教育或感化在信息时代网络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同时,也应当看到在事关重大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以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俄罗斯高层还有不少摇摆不定、模糊不清和自相矛盾之处。普京的寻根努力以及回归“沙俄历史”倾向也引起境内外的警惕,担心普京的爱国主义和保守主义会演变成咄咄逼人的“沙文主义”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

  可见,今后俄罗斯社会历史思想领域的探索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俄罗斯何时能走出“历史的迷茫”和“思想的陷阱”,依然有待观察。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