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姜振军:中俄经贸合作中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17-05-11

【内容提要】中俄经贸合作历经30年,地缘区位、政治关系、要素禀赋互补、商品结构、合作形式、合作领域、贸易主体、体量规模、结算方式等对双边经贸合作产生影响的因素发生了多大变化,今后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内不断巩固和提升中俄经贸合作。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经贸合作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俄共同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GJ015)。

【作者简介】姜振军,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7年中苏恢复边境贸易以来,中俄开展经贸合作已近30年。回顾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方方面面,会发现双边经贸合作的地缘区位、政治关系、要素禀赋互补、商品结构、合作形式、合作领域、贸易主体、体量规模、结算方式等方面,有的发生了局部变化,有的出现了重大调整和变化。总体来看,中俄经贸合作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在地缘区位、政治关系、商品结构、合作形式、合作领域、贸易主体、体量规模和结算方式等方面均出现了积极的、实质性的变化,对双边经贸合作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地缘优势的“变”与“不变”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这一地缘区位优势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双边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从双边层面来看,地缘优势依然“不变”,继续存在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利于两国人员往来和物流快捷通达。

但是,从两国区域层面来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推进实施,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签署,两国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进度。“苏满欧”、“沈哈欧”、“津哈欧”、“哈欧”等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并实现常态化运行,使中、俄、欧的物流大通道全面贯通,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及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宏大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同江—下列宁斯阔耶中俄铁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公路大桥和跨江索道以及航空、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点的逐步对接,使两国毗邻地区间的地缘区位优势已不再是绝对优势,而变成相对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非毗邻省()之间的合作日渐频繁。中国南方部分省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有时甚至超过对俄贸易大省——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从俄罗斯方面来看,西北联邦区2014年与中国的贸易额高达115.08亿美元,中国成为该联邦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俄“长江—伏尔加”两河流域的经贸、人文合作始于20135月启动的“长江—伏尔加”合作机制,这两个非毗邻地区积极寻求利益契合点,以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愿望。长江中上游6()占中国经济总量的22%,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6.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双方已经签署了100多个投资项目,其中21个已经执行,另有78个人文领域合作项目正在落实之中。

如此看来,在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发达的信息通信条件下,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制约因素,传统的地缘优势不再显得那么突出和重要。

 

 政治关系的“变”与“不变”

 

政治关系是国家间往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俄政治关系的“变”体现在双边政治关系持续稳步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其层次和内涵每上一个台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992年以来,中俄双边政治关系稳步快速发展,从1992~1993年的一般友好国家关系发展到1994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再提升到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0年升级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2014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不断升华的双边关系为两国开展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全方位、宽领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政治基础,进而成为双方合作重要的推动因素。

2016625日,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国际形势越复杂,中俄双方就更应“坚持战略协作精神和世代友好理念,加大相互支持,增进政治和战略互信,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中俄两国人民都有着“加强、发展我们的关系”的强烈愿望。他强调,俄罗斯应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赞扬俄罗斯与中国之间“无所不包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双边政治关系的“不变”是指不断巩固和深化的中俄国家间政治关系始终是两国开展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前提和牢固基础。如果双边政治关系不稳定,乃至出现摩擦或矛盾及冲突,那么两国加强往来和交流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开展全方位合作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双边经济关系不好将弱化双边政治关系的物质基础,对双边政治关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要素禀赋互补的“变”与“不变”

 

要素禀赋互补是中俄开展双边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不变”表现在中俄两国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禀赋方面至今依然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是双方不断扩大合作规模、领域和层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具有较强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和要素禀赋互补性是中俄贸易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在机械、化工等工业制成品上的优势不断增强,而在传统的原材料、农产品以及服装纺织上的优势逐渐减弱。尽管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但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其他国家仍然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资源约束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在能源和矿产品等自然资源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俄罗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与俄罗斯在不同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提出来的一种普遍用来计算比较优势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分析贸易互补性的重要指数。具体测算标准为: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占其本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之比。该指数可以比较准确的分析一国的某种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从而为一国制定相关贸易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RCAkxi=Xki/Xi/Wk/W)。其中Xi 表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ki表示一国 k类产品的出口额;W表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k表示k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如果一国某出口产品的 RCA 指数比较大,则表明这个国家的该种商品在世界对外贸易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也表示该国这类产品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RCA指数大于2.5时表示该国的此类商品出口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指数介于1.25~2.5之间时表示此类商品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指数在 0.8 ~1.25 之间时表示该类商品出口具有中等竞争力;当指数小于 0.8时表示此类商品具有弱竞争力。

2003~2010年,俄罗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5.0814.6974.1734.1104.1084.8034.0715.024,都在以上,有两个年份竟高达 5以上,这说明俄罗斯此类商品具有超强的国际竞争力。相比之下,中国此类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极低,分别为0.2470.2160.1690.1250.1190.1280.1190.132,表明该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极差。

为了更具说服力,我们以2013年俄罗斯石油出口为例来计算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俄罗斯石油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3.37,大于2.5,说明俄罗斯石油出口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来看,俄罗斯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能源、矿产、森林等资源拥有极强的比较优势,木材及其制品、铜及其制成品、铝及其制成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不过,俄罗斯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的杂项制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多数年份在 0.1以下,2003~2010年分别为0.1060.0860.0630.0580.0640.0520.0310.078,表明俄罗斯在该类产品上的比较优势非常小,竞争力极低。而中国这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2003~2010年分别为2.2652.1762.1862.1932.1522.3042.1852.433,均在 2以上,表明中国此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轻工业产品出口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以2013年为例,中国轻工产品出口额为5 583.3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这一年中国出口额占全球贸易出口市场份额的11.7%,可以得出中国轻工产品出口额占全球贸易出口市场份额的2.9%。中国已经确立了世界轻工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配套的产业集群,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轻工业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所占的份额已接近危险程度60%”。

从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来看,中国与俄罗斯在轻工业产品、手工制成品、化工产品、机械制成品上具有较强的出口互补性,而在原材料、初级产品上有较强的进口互补性。

要素禀赋互补的“变”体现在中国劳动力的红利期已过,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转变,即刘易斯拐点。中国劳动力不再那么廉价,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资本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都缺少资本,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经济实力增强,资本雄厚。而俄罗斯则因经济发展起伏波动,急需外国资本的投入。在资本要素上,中俄两国互补性增强。技术方面,不再是中国一味地从俄罗斯引进技术,而出现中国某些领域的技术得到俄罗斯方面的认可并加以引进,双方技术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层次日益提高。

可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要素禀赋互补都是中俄开展双边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量规模的“变”与“不变”

 

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额度,即体量规模,一直呈现量“变”的态势,尽管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是总体呈现不断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体量规模向着不断扩大的方向发展“变化”: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76.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2001年达100亿美元,2004年突破200亿美元,达212.32亿美元,2006年突破300亿美元,达333.9亿美元,2007年突破400亿美元,达481.65亿美元,2008年突破500亿美元,达550.5亿美元,2012年突破800亿美元,达881.6亿美元,2014年突破900亿美元,达952.8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为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

中俄双边经贸合作体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表明双边经贸合作基础较为坚实,另一方面表明双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值得期待。

“不变”的是,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额度在各自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对各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依然不是很大。以历史上双边贸易额最高的2014年为例,2014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九大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952.8亿美元,但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1%,占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的12.2%

 

 商品结构的“变”与“不变”

 

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中,“不变”的是两国的贸易商品始终主要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轻工纺织品和农副产品,自俄罗斯进口的初级能源原材料在两国贸易商品结构中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也就是说,传统商品在双方贸易中始终保持绝对统治地位。

2000~2003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比重较高,约占中国进口贸易额的57.7%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初级产品贸易额超过工业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62.1%,以后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从俄罗斯进口的初级产品额的增长,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相应下降。在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初级产品中,主要是工业原料和矿物燃料,其中石油类商品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由2000年的13.5%升至2009年的44.1%。到2013年,俄罗斯矿物燃料等矿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其商品出口总额的67.76%

从中国对俄贸易大省——黑龙江省来看,2014年该省对俄贸易额高达232.8亿美元,对俄出口商品品种合计2 829种,位列前10名的轻工纺织品和农副产品等出口额共计72.3亿美元,占全省对俄出口额的80.3%,其中服装为28.6亿美元、鞋类为9.8亿美元、纺织品为8.9亿美元。在自俄罗斯进口商品中,进口额位列前10名的能源原材料合计139.643亿美元,占该省自俄罗斯进口额的80.3%,其中石油为119.327 2亿美元、原木为6.689 3亿美元、铁矿砂为3.372 7亿美元。

中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中,“变”体现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纺织品等轻工产品比重逐年下降,从2001~2009年的数据来看,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出口占中国对俄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63.6%降至2009 年的19.03%。自2006 年起,机电产品(主要包括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车辆及其零附件)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其出口额在对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002年、2004年和2009年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 2001年的18.7%猛增至2009年的44.4.%

关于协会
推荐企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二号楼二层(商务部安定门办公区) 邮编:100710

电话/传真:010-64404420   E-mail1:cniru.ru@cniru.org

指导单位: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

网站管理:中俄经合(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8426号-1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