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冯玉军:俄罗斯外交的亮点与阴霾在2018仍将交织并现吗

发布时间:2018-01-12

2017年,世界格局变化和秩序转型在加速。面对世事巨变,不同国家做出了不同的应对,有的迷茫,有的进取,有的举止失措,更有的逆势而动。2018年,变化与调整仍将是国际政治的常态。对世界来说,要少一分迷茫,多一分进取。1月12日,复旦大学发布《迷茫与进取: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17》,澎湃新闻“外交学人”选刊其中部分文章,呈现2017年的世相变幻,思考2018年的全球大势。

 

当地时间2018年1月10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他的竞选办公室。 视觉中国 图

 

2017年的俄罗斯外交亮点突出,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些成绩总体而言是局部性的,难以掩盖俄罗斯外交的整体阴霾,更无法解决俄罗斯国家发展和对外战略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俄罗斯外交的成果与亮点

 

毫无疑问,2017年俄罗斯外交的最大亮点是通过在叙利亚两年多的军事行动,打出了一片天地,再次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重新在中东争得了一席之地。一是保住了巴沙尔政权,打破了美欧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以军事方式推翻巴沙尔政权的图谋,从而使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维系了重点的战略盟友;二是保住了俄罗斯在叙利亚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的海空军基地,巩固了俄在地中海东岸的地缘战略支点,使其自18世纪初以来在黑海-地中海方向的地缘政治努力成果不致进一步受损;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中东地区大国关系,建立起了以俄罗斯为核心的多重关系网络。一方面,俄罗斯、叙利亚、伊朗、土耳其结成了某种“志愿者同盟”,出于不同目的开展了“临时性合作”。另一方面,俄罗斯、伊朗、阿塞拜疆三个里海沿岸国家也互动频繁,试图在中东变局的背景下调整围绕里海问题的关系。与此同时,沙特国王也对俄罗斯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实现了俄沙双边关系的重大突破,反映出沙特对于俄罗斯在中东地位和影响的重视。另外,俄罗斯还在利用卡塔尔外交危机试图在中东占取更重要的地位。

 

但上述成就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完全主导中东的地区格局,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民族宗教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是任何一个大国都难以完全把控和驾驭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在于:首先,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组成的“三驾马车”的可持续性究竟如何?伊朗谋取地区霸主地位的企图、土耳其对库尔德人的关切是它们与俄罗斯暂时走到一起的动因,但这更像是某种权宜之计。较之美国,它们可能更不希望与之有几百年紧张对立关系的俄罗斯在中东重新坐大;其次,为应对伊朗近年来在中东的强势崛起,美国、以色列和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正在迅速走近,美国不会退出中东,只不过美国的中东政策正在加速调整,它不会把中东地区拱手相让给俄罗斯。

 

2017年俄罗斯外交的第二个亮点是“向东转”加快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自乌克兰危机以来所遭遇的外交困局。俄罗斯同越南、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关系加紧重塑,以应对亚太地区新的形势变化。俄罗斯也积极参与到朝核问题的调解过程当中,试图发挥某种“独特作用”:既派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率团访朝加强与朝沟通,又在美朝间传递信息试图充当“桥梁”,还与中国共同发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在“反萨德”问题上“联手行动”,这一系列“组合拳”再次体现了俄罗斯外交善于借力打力、长袖善舞、斡旋调停的一贯风格,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俄罗斯在朝核问题上的影响力。此外,俄罗斯在多边领域也加大力度,在发展同东盟、APEC关系的同时,还提出“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试图建立起一种跨欧亚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框架,以打破与西方关系恶化的僵局,实现外交突围。

 

毫无疑问,俄罗斯“向东转”的重要一环是深化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年来,中俄关系在一系列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双方政治互动进一步紧密,两国高层领导人在不同场所多次会晤、协调立场,双方还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关于当前世界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7年至2020年)》、《中俄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二是两国务实合作迅速回暖,双边经贸额同比增长20%以上,一系列投资项目得以签署并加快落实。

 

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对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制裁对其所带来的压力。2017年10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还签署了《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这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首次达成的经贸方面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将推动双方在欧亚地区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2017年俄罗斯外交的第三个亮点是欧亚经济联盟持续发展,在表面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在包括海关、贸易、税收、能源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的新的合作协议。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层面,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成员国在参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的同时,正在进一步使其对外经济联系多元化,积极拓展与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包括中东国家的经济合作,以此弱化欧亚经济联盟对其带来的约束及冲击。

 

俄罗斯外交的深层次阴霾

 

首先,除了经济上的“貌合神离”,俄罗斯重点推进整合的“后苏联空间”深层次的战略与政治矛盾也非常突出。

 

在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继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于上世纪末建成运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里海-高加索地区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后,2017年,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也建成通车,这意味着跨高加索、跨里海的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正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情况下加速推进,也意味着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在持续下降。

 

在政治层面,俄罗斯与盟友之间的“芥蒂”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潜滋暗长。在2017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期间,双方因普京和卢卡申科究竟是同时还是分别视察演习而闹得不可开交。尽管这是一个小事件,但一叶知秋,它显示出俄罗斯与盟友之间的离心离德。

 

在人文领域,哈萨克斯坦决定实行字母拉丁化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被迫接受了斯拉夫文明的中亚国家逐渐意识到,俄罗斯已经无法继续引领中亚国家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而文化影响力的衰微将成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乌克兰问题上,乌克兰东部地区保持了“不战不和”的局面,“明斯克协议”基本上成为一纸空文。与此同时,顿巴斯地区两个“未被承认的共和国”局势复杂,内部各种势力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它既是乌克兰“难以割舍的痛”,也成了俄罗斯不得不背的“包袱”。更何况,还有克里米亚。

 

其次,俄罗斯同美国的关系2017年不仅没有因特朗普上台执政而实现“重启”,反而几乎进入“死机”状态,两国在诸多领域“互怼”、“死掐”,双边关系螺旋型下滑。美国对俄制裁更加严苛、双方“外交驱逐战”轮番升级、两国“媒体制裁战”愈演愈烈、双方在中东的地缘争夺战进入新的阶段。

 

回顾特朗普执政一年的美俄关系变化,可以看到美俄两国的结构性矛盾正在从地缘政治矛盾、战略平衡问题向国内政治领域扩展。俄罗斯对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的干预以及在美国国内引起的强烈反弹使美俄矛盾加速从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变,这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关系的复杂性。

 

“通俄门”在美国国内持续发酵,先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因“通俄门”辞职,后有美国国会的四个委员会、司法部任命的特别检察官对特朗普团队涉嫌“通俄”一事展开全面调查。可以说,俄罗斯已经成为美国国内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反俄”已经成为某种“政治正确”。

 

而在俄罗斯,反美也成了塑造“外部敌人”以为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寻求借口、凝聚国内政治共识甚至打压政治反对派、进而为普京2018年顺利开启第四个总统任期的重要工具。可以预期,2018年5月再次就任总统之前,普京也没有足够的意愿去改善俄美关系。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有限对手”将成为美俄关系的“新常态”。

 

再次,俄罗斯同欧洲国家的关系2017年同样暗淡。尽管美欧之间存在分歧,但在应对俄罗斯“威胁”这一问题上,欧洲国家与美国依然站在一起。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在俄罗斯的挑战和美国的压力下,逐渐提高军费开支并加强在东欧的前沿军事部署。大多数欧洲国家对俄罗斯以“锐实力”方式干预欧洲国家国内政治进程(包括英国脱欧、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公投、支持欧洲国家右翼政党)等忧心忡忡。而乌克兰问题的久拖不决更让欧盟对欧洲安全问题充满忧虑。

 

11月13日,欧盟中的23个成员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一项条约性欧洲防卫协议,决定启动欧盟防务“永久结构性合作”(PESCO)。“永久结构性合作”机制是一个兼具包容性和约束性的框架,欧盟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参与国共同发展防务能力、投资防务项目以及提高军事实力,同时需履行定期增加国防预算、投入一定比例的军事研发技术等承诺。

 

12月2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出访波兰参加英波峰会,两国签署防务合作条约,将加强两国在培训、信息共享、国防设施采购以及联合演练等方面的合作,双方还就一项“监测和对抗”俄罗斯信息行动的项目达成一致,以应对俄罗斯“信息战”对欧洲安全构成的威胁。同一天,欧盟理事会批准将对俄经济制裁延长至2018年7月31日。欧盟在乌克兰冲突背景下于2014年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并在之后加以扩大。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于2015年3月将该制裁决议与全面履行明斯克和平协议联系起来,并每半年延长一次。可以断定,如果明斯克协议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欧盟对俄制裁不会轻易取消。而制裁不取消,俄欧关系就难以重回正轨。

 

12月6日,普京正式宣布参加201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根据当前俄罗斯国内的政治形势,普京胜选连任并开启自己的第四个总统任期毫无悬念。但俄罗斯国家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不会因此而轻易解决,俄罗斯外交的深层次“阴霾”也不会因叙利亚战场上的战术性胜利而迅速消退。俄罗斯,仍将是影响国际及地区局势发展的一个重大变量。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原标题为:《俄罗斯:局部亮点难掩深层阴霾》,澎湃新闻获授权发表。)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