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Л. 斯米尔诺娃 禚明亮 张欢欢 译:俄罗斯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
一、背景
媒体已经将中俄两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将这一“组合”视为抵御所谓“西方国家”或者“美国及其盟友”的重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2015年3月28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并顺利在全球推广。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是从美国先前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理念获得了灵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提出后不久就被冠之以“野心”“宏大”“深远”诸如此类的词语。尽管中国媒体极为谨慎地强调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但习近平与普京肩并肩参加军事演习的画面让世人更加相信中国在外交上的野心。
中国外宣话语的核心是为本国在全球发展提供支持,无心去改变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权力格局。中国政府一向反对暴力推翻别国政权,尤其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颜色革命”,这一点世人皆知。由于后冷战时期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安全紧张形势,西方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模式饱受质疑。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政府提出的方案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就很好理解了。中国本身作为一个非西方国家,成功地合理吸收了西方发展模式的有益因素,并灵活地与自身文化特质相结合。而现在似乎更加明确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受欢迎程度超出了倡议者的最初期待。起初,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更多地关注于国内事务,而不是国际抱负。在国内,他们的一个目标是转移推进政治改革的压力,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努力实现古代荣耀历史的复兴上。
不管怎样,“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成为许多国家议论的话题,尤其是在饱受经济危机打击的俄罗斯。基于俄罗斯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和讨论,本文认为尽管这一倡议作为概念提出阶段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没有对俄罗斯国内在这一倡议的探讨上产生太大影响。在俄罗斯,对这一倡议的讨论仍在继续,但都只是将其作为阐述自己关注问题的一种工具,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类似,例如中国人在讨论俄罗斯问题时其实是关注俄罗斯国际大国地位问题。
“一带一路”的俄语表述为Один пояс и один путь,这是对中国官方称谓的直译,在俄语中的表达稍显怪异。它是中国专家提出的一种“专业术语”。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俄罗斯记者和专家一般使用“丝绸之路”(Шёлковый путь)一词,但这个历史词语并不能清晰地涵盖汉语词义。
二、俄罗斯媒体的性质
本文将关注对俄罗斯政府决策成功施加过影响的媒体,笔者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准确地甄别出这些媒体及其所刊登的核心文章。尤其是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愈加恶化以来,每一件与中国相关的新闻都引起了俄罗斯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俄罗斯媒体和专家就“一带一路”的报道和讨论成就了成千上万篇文章。
在西方国家的传统观点看来,俄罗斯和中国媒体由于缺乏言论自由,报道的信息都是不可靠的。按照官方常规说法,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的确,在这种积极的关系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媒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避免对对方国家进行负面报道。这一现象也可以在西方找到历史案例,比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如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在《大国政治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书中指出的,“20世纪30年代末,许多美国人将苏联视为邪恶的国家。尽管如此,但当1941年末美国加入到有苏联参加的对抗德国法西斯主义的阵营时,美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公关来装扮苏联这一新盟友的国际形象,将其纳入自由国家行列”。
与过去观点不同,笔者的假设是,在这种背景下媒体报道中的真实信息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得以传达,也就是说通过间接的或者伪装的方式。通过间接手段传达信息并非俄罗斯人或者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在所有压迫式的、危机中的或者不安全社会中呈现出来的特点。
许多文献虽然不是军事学领域的,但是在其一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上会使用“密码”和“代码”。
通过有意义的方式传递任何信息都需要技巧,但是自由媒体传播所需要的技巧与秘密信息传播有着巨大的区别。前者需要包含逻辑、框架、合理的论证等一系列技巧,而后者则需要隐喻、暗示、迂回、伊索式语言,对于不知内情的读者来讲,后者看起来极为怪异,论证乏力,带有虚假性。
即使大多数俄罗斯媒体所传递的涉及中国及其他话题的信息都不足以达到“代码”的程度,但“秘传”一词似乎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它。《牛津大词典》将“秘传”定义为“有意或无意地让极少一部分掌握特定知识的人了解其中内容”。在新著《字里行间的哲学:被遗忘的神秘写作的历史》(Philosophy between the Lines:The Lost History ofEsoteric Writing)中,作者亚瑟•M. 梅尔泽(Arthur M. Melzer)也做了类似的解读,他说:“通过一种缓慢的集体记忆丧失,一种著名的现象悄无声息地被人所遗忘:神秘写作的哲学实践。这个是指主要通过‘字里行间’来传达非正统的想法,隐藏在正统的虔诚之下,因为害怕被迫害或者是其他原因”(楷体部分是笔者自己所加——作者注)。
自从俄罗斯介入乌克兰和叙利亚的战争后,这种神秘主义变得愈加流行。在俄罗斯发表自由言论是非常危险的:有记者迎险而上最终死于非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在最近的危机之前,随着俄罗斯社会愈加安全,虽然在现实层面尚未实现,但人们在价值观层面已经达成了一定认同,目标即是让俄罗斯大众媒体更加自由和开放。实际上,俄罗斯社会并没有走向越来越安全,所以现在这些价值观的基础似乎已经遭到质疑。
除了有目的地伪装信息——这是一个可以通过使用暗示和迂回的方式区别于自我审查的过程,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编码的方式,人们在压力或压迫下的写作可能会非故意地隐藏真正的想法。从人类认识学的角度,它起源于巴甫洛夫和弗洛伊德,到最近诺姆·乔姆斯基和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将语言学、哲学和脑科学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人类同时拥有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因此,凭借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段可以有效地甄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伪装信息。例如,通过从数据上分析文献中的关键词。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搜索优化引擎(SEO)进行文本分析。
因此,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定性阅读与计算机文本分析相结合,向搜索优化引擎导入了16篇文章(共计116026 字,文章目录请见表1),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自动识别这些文章的关键词。这些文章来源于以下三个出版物,它们都会对俄罗斯政府决策产生一定影响,反映了俄罗斯政治光谱的两极以及普京试图“统一”或“平衡”二者的努力。
报纸《公报》(«Ведомости»):俄罗斯版的《金融时报》,以浅橙色纸张印刷,在国外发行,主要聚焦高端报道,在莫斯科繁忙的咖啡馆里传播甚广,受到自由派的热烈欢迎。文章风格直率易懂。
报纸《每周评论》(«Аргументы недели»):是一种由所谓“西罗维基”(Силовики)而撰写和广泛阅读的小报纸。西罗维基是指由俄罗斯安全部门的政客们所组成的集团。写作风格带有强烈的“秘密性”,文章使用大量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以及需要较高文化素养和内部人士方能读懂的隐喻手法。
瓦尔代俱乐部(Клуб «Валдай»)网站:这是普京总统于2004年亲自建立的智囊机构。其分析性文章的写作风格以政策建议为导向。
需要补充的是,一些由中国政府直接运营的俄语媒体主要刊登一些有关“一带一路”的官方信息。其中最成功的是《人民日报》俄文版。但是如果不看观点本身,由于较差的写作质量和不够惹眼的设计风格,对俄罗斯民众几乎没有任何说服力和影响力。其读者群主要是那些寻找中国官方新闻和官方表态的专家。
三、主要结论
(一)俄罗斯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看成是对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一种挑战,但展示出基于平等而开展广泛合作的开放态度
中国提出的方案包括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部分,起初与俄罗斯的关系并不大。在2015年3月28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介绍了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几条路线,但其中仅一条路线提及俄罗斯,“从中国经中亚和俄罗斯到欧洲(波罗的海)”。计划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涉及东南亚国家,并尽可能进一步延伸至太平洋国家。俄罗斯的战略分析家却认为这是将俄罗斯这样一个“全球性”国家降格为“地区性”国家,并且认为这一定位是不够成熟和难以接受的。《每周评论》的第一反应是发表了俄罗斯副总理伊尔戈•舒瓦洛夫的一篇简短声明。声明的题目非常友善,指明“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中国合作”,在其摘要中进一步指出俄罗斯“欢迎中国的倡议”,但双方开展的合作必须“在欧亚经济联盟的框架下进行”,而这一联盟是由俄罗斯掌握话语权的。
按照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的标准,所谓大国是指具备“在全球任何地方发挥其国家影响力(不能总是以破坏的方式——作者注)”的国家。正如《每周评论》的作者谢尔盖·梁赞诺夫(Сергей Рязанов)所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进展令许多人越来越紧张。一些人甚至将‘一带一路’说成是对欧亚经济联盟的一记闷棍,是对普京的一种冒犯,因为中国政府没有提前征求俄罗斯的意见”。
如前所述,而且笔者之前也曾指出,习近平与普京最终于2015年5月8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两国双边关系来说,应当被视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突破。在纪念二战结束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爱国热情中,两国签署的这一声明实际上将两国的方案置于平等位置,而不是俄罗斯先前所主张的只是把中国方案作为俄罗斯主导框架内的一种“倡议”。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声明的签署只是双边的,并没有征求其他欧亚有关国家的意见,也与国际政治中关于大小国家命运的争论有关。
(二)俄罗斯对中国的投资兴趣盎然,但亦忧心忡忡
中国人以其“实际”或“实用”的物质主义思维著名,中国政府一再强调这一倡议将给有关国家带来经济繁荣。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辩驳的观点,中国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在改善居民福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可以将中国经验视为其他国家和人民在追求物质财富过程中可遵循和借鉴的良方。具体来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提高偏远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人口密集区和资源匮乏地区,中国模式十分奏效。这一模式正确地预见到,通过提升互联性,人们得以接触到外部世界,一旦有了机遇,就会激发出他们的创业潜力。早在中国经济奇迹发生之前,这一模式就被中国南部省份的客家商人探索出来了。此外,随着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合作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这一模式似乎也与不断增加的文化同质性联系紧密。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经济主要以开采自然资源为基础,而且已经能够为国民提供不太富裕但完全能够忍受一直高于维持生计的最低水平或舒适的物质生活水平。图1展示了笔者抽样的16篇文章中的关键词分布云标签,显示出“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在俄媒体有关“一带一路”文章中的占比。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俄罗斯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禁止他人入内”的思维范式。的确,人们认为俄罗斯商人的经商态度是完全不靠谱的,因为他们总是期望获得巨大的利润。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提高了互联性就能帮助俄罗斯商人获取最大利润,相反这只会引发商人对资源控制权更激烈的竞争。
大量的经济学文献在研究所谓的“自然资源诅咒”,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使人们产生极强的派系思维。从传统观点看来,这显然对发展不利,因为它自身表现为“寡头政治”,往往带来“种族冲突”的危险。而从最近流行的“多样性”视角来看,它本身就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资源。
尽管如此,整个“俄罗斯向东看”的战略理念表明俄罗斯对于吸引中国投资兴趣盎然,但“一带一路”在给俄罗斯带来巨大潜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忧虑。俄罗斯军事专家预测,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总数是俄罗斯十倍这一客观现实,利用传统武器根本无法保卫俄中边界。中国对中亚地区的渗透将彻底拉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