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内容提要】在人们广泛关注俄罗斯能源和武器的时候,俄罗斯农业已悄然复兴,俄农产品出口甚至超过武器出口收入。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不仅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还夺回了其在沙皇统治时期的世界小麦出口霸主地位。农业崛起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而国际油价崩塌和西方制裁等外部因素的刺激,也推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俄罗斯农业改革 粮食出口 进口替代
【作者简介】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已历时四年,加之国际油价暴跌和卢布贬值,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遭遇严重困难,甚至陷入衰退,“崩溃论”时有耳闻。2016年俄罗斯GDP虽降幅收窄,但仍是负增长。而在人们广泛关注俄罗斯能源和武器出口的时候,农业已悄然复兴。在西方经济制裁和国际能源价格低迷的2015年,农业逆势增长,几乎是俄经济中唯一增长的部门。2016年俄粮食产量达到38年来最高水平,俄农产品出口甚至超过武器出口收入。2017年俄粮食产量再创40年来新高,达1.34亿吨。俄农业强势崛起,从宏观上来看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微观上来看主要受益于成本优势。而国际油价崩塌和西方制裁等外部因素的刺激,也加快了农业崛起的速度。农业崛起不仅有经济方面的考量,更有保障社会稳定和增加外交筹码的重要作用。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农业已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俄有望在农业领域取得更大成就,俄政府将继续支持农业发展”。有专家甚至把农业称为俄罗斯“经济的未来”。
一 俄罗斯农业发展历程及新形势
农业一直是俄罗斯经济中的短板。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当今的俄罗斯,尽管在农业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都未能扭转农业的落后局面。普京上台后,通过加大对农业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农业逆势增长,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亮点。
(一)苏联时期的农业
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十月革命前,俄国曾经是欧洲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农业是俄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然而苏联时期的农业却成为每届领导人最为头疼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粮食匮乏。1917~1921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饲料和种子外,其余必须按照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不得自由出售。在执行中,国家从农民手中拿得太多,甚至包括口粮,导致余粮征集范围扩大,结果引发农民强烈不满,甚至出现农民暴动。1921年3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粮食等农产品由自己处理。1927年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引起党内外激烈争论并演变为党内斗争,成为苏联农业政策转变的导火索。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后,开始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集体化管理体制成为苏联农业发展建设的基本模式。可以说这一体制贯穿苏联农业发展历史的始终。赫鲁晓夫时期对农业进行大胆改革,希望通过建立国有农场和改变耕作方式来解决农业危机,结果却适得其反。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则使苏联农业面临更深的危机。20世纪80年代,从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推行集体承包制到戈尔巴乔夫采取集体承包制和私人承包制,都试图打破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模式。但是,改革没有全面推行,苏联农业集体化思想和管理体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苏联晚期,农业仍处在滑坡状态,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食品供应长期依赖进口。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1991 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为1.563亿吨,比1990年的2.115亿吨下降26%;土豆和蔬菜的产量分别为 540万吨和790万吨,均低于1990 年的水平。苏联1991年的粮食及食品供应严重短缺。苏联1991年的粮食储备只有5 400万吨,是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
总之,在苏联存在的70余年中,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以及在农业政策上的严重失误,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和倒退。尽管苏联历届领导人采取了各种措施想扭转农业的落后局面,但收效不大,都没从根本上动摇旧体制。
(二)俄罗斯的农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休克疗法”使国家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状态,财政赤字严重,农业也受到很大影响。俄罗斯领导人认为公有制是苏联体制的根本弊端,只要改变公有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然而,俄罗斯农业私有化改革的进展和绩效并不理想,而且有变异的趋向,不仅没有对农业产生良好的效果,反而使俄罗斯农业危机日益加重。
由于农产品价格全面放开,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完全停止(苏联时期农业补贴占国内总产值的10%左右),高昂的农业生产成本和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使农业从业者无利可图,完全没有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91~1998年,俄农业生产加速下滑,除1997年外均为负增长(图1)。俄罗斯农业产值从1990年的932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134亿美元,减少798亿美元,降幅为85.6%。整个90年代俄罗斯农业经历了严重的危机,特别是1998年,俄罗斯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粮食严重歉收,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农业总产值只相当于1989年的53%。由于食品供应出现严重缺口,国内粮食储备量又很少,俄被迫向美国、欧盟等提出粮食援助,这也加重了已十分拮据的财政负担,农业与粮食问题成为复杂而棘手的难题。1998年之后,俄政府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并积极调整改革措施。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粮食产量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粮食危机得到一定缓解。1999年,俄经济开始复苏并趋于稳定,农业形势开始好转(图1),2001~2002农业年度,俄多年来首次粮食出口超过700万吨,俄进入世界小麦出口前十和大麦出口前五国家行列。2003年俄决定对肉类实行进口配额,这大大促进了本国肉类生产的增长。2006年俄罗斯开始实施“国家优先发展农工综合体项目”,旨在通过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力度,刺激农业发展。从图1 可看出,1999~2007年农业生产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此后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范围的扩大,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而俄农业自身基础薄弱,更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2009~2013年俄农业生产波动较大。2009年国际油价大跌,俄经济陷入困境。农业产值增长比2008年下降 7.9%, 2010年仍为负增长,2011年农业产值同比增加 22.1%,而2012年和2013年俄罗斯农业总产值分别下降5.35%和增长6.2%。总之,俄罗斯农业始终没能摆脱危机困局。
(三)俄罗斯农业新形势
2014年,由克里米亚“归俄”引发的西方对俄制裁,导致国际市场动荡不堪,原油价格在15个月内跌幅超过70%,卢布跳水。多重压力下,俄经济大幅下滑,甚至陷入严重衰退,2015年GDP下降3.7%,2016年仍为负增长。而2014年以来俄罗斯农业却呈逆势增长态势,2015年农业产值增长2.6%,肉类产量达到948.39万吨,比上年增长4.6%,为后苏联时期的创纪录最高水平(1991年为937.52万吨),首次达到“安全水平”(自给自足率不低于85%)。2016年,俄农业产值达5.626万亿卢布(约合900亿美元),同比增长4.8%,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5%。其中种植业所占份额为56%,畜牧业为44%。2016年俄粮食产量1.191亿吨,同比增长13.7%,达到38年来最高水平,2016年,俄罗斯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资源捕获量为480万吨,增长5.5%,达到15年来的最高水平。2016年俄甜菜产量为4 800多万吨,已超过法国、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国。俄农业部长特卡乔夫称,俄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未来10年内俄粮食年产量应增至1.5亿吨。2017年俄罗斯粮食产量创下了40年来的新高,达到1.34亿吨,同比上年增长11%。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在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俄罗斯粮食出口也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从1995年至2016年出口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4年俄农产品出口额达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创下历史纪录。
2015年,虽然经济形势和外交局势严峻,制裁和禁运降低了俄罗斯出口潜力,但俄罗斯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仍达到160亿美元。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食品和农产品出口大国。2016年俄罗斯食品和农业原料的出口总额为17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4%,小麦出口量超过2 500万吨,比上年增长14%,超过美国和加拿大,首次登上世界首位。
2017年俄罗斯实现了创纪录的粮食大丰收,有力推动了农业出口。2017年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额增长了15%,达到200亿美元。俄罗斯农业部称,2017/18年度俄罗斯粮食出口可达5 000万吨谷物,其中包括近3 500万吨小麦。这几乎是当前相应基础设施的极限,一年前的数字仅为3 770万吨。根据俄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在2017/18年度中来,截至2018年1月24日,俄罗斯已经出口谷物2 980万吨,同比增加35%,小麦出口量为2 350万吨,同比增加35%。这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全球最大小麦供应国的地位。不仅传统出口项谷物出口增长,而且加工产品出口也在增长。据初步数据,2017年葵花籽油出口量增长28%,达230万吨。猪肉出口量增长1.5倍,达到2.1万吨,鸡肉出口量增长40%,达到13万吨。
俄农产品出口收入已连续4年超过武器出口额(年均150亿美元)。俄农业部提议把农产品出口扶持项目加入国家农工综合体发展规划,预计2018~2020年农产品出口将分别增长10%、20%、30%。俄罗斯正在重拾世界粮食市场主要供给国的地位,农作物将成为继能源之后俄罗斯第二大出口对象。
二俄罗斯农业崛起的原因
俄罗斯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高油价、外汇充足、财政充裕时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000年普京执政后,将农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他指出:“没有俄罗斯农业的复兴就不可能有俄罗斯经济的复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俄开始进一步加强农业私有化的改革力度,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而国际油价跳水和西方制裁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加快了农业崛起的速度。
(一)私有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十月革命后,苏联将土地收归国有,此后这种单一的土地国有制保持了整整70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集体农庄和国有农场。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农业从业者完全没有生产积极性,生产率低下,结果是农产品严重短缺,农业